洪水與方舟
絕非空想科學~不過比空想科學更好笑。
有時候人類硬掰的力量比刻意搞笑更好笑,以下即是例子。
諾亞方舟要當成神話看,或者誇飾過的區域洪水看,會比較「合理」,也比較容易發生,至於「普世洪水」~
其困難度比幹掉耶和華更難。
一些「離道甚遠」的基本教義派死抓著字句不放,於是造就了以下諾亞方舟空想科學篇。
白色原文,水藍是我。
原作:周道輝
不信及批評聖經的人,對創世紀多抱懷疑態度,或將之視為神話。有些基督徒,亦因此而產生疑問。但研究聖經便可知,創世紀實是聖經的基石。
說謊和死不要臉更是基本教義派的根基神功。
個個都是星宿派門人,法螺、厚顏兩大神功練得登峰造極。
▲洪水之說‧只是神話?
聖經所記載的洪水,亦常被人看作神話,或只是局部性水災。這又是一個不能接受的解釋。聖經述說,挪亞共用了約一百年的時間建造方舟。若這只是局部水災,那遷徙豈不更容易嗎?照聖經所說,洪水把高山都淹沒了,在地上共三百一十四天,水才盡退,又再過五十七天,地才全乾。如果是局部性水災,怎能維持局部性那麼長的時間呢?這似乎比接受普世性洪水更難。
神話頂真~~= =
在這篇文章裡面處處可見類似的笑話。(而且完全不考慮現實狀況)
神話要掰用兩千年蓋方舟也是他家的事情~
OK~退一步讓他掰這些數字好了,我們可以看看現實上這種普世洪水會有什麼下場。
諾亞自進方舟到出方舟,大約一年,這段時間內除了水以外,方舟是完全封閉的系統,我們來看看這樣會產生什麼樣的笑話(當然,可以參照「諾亞方舟!?史上最強的潛水艇?!」)。
接受普世性洪水之說,還有更大的含義,即間接地否認了進化論的基本假設「古今一致說」。這種說法認為,地球在億萬年間,沒有這樣的大天災,而這時期內慢慢積聚的塵土及生物遺體,形成了各岩層和其中的各種化石。更重要的,洪水可以給現在的地層和化石另一個更好的解釋。是故,聖經創世紀用八分之一的篇幅,詳述洪水,不是沒有緣因的。
作夢般的「古今一致說」。
如果演化論真的「奉行」完全古今一致,那麼古生物史的大滅絕不就是蓋的?(最有名的莫過於白堊紀末大滅絕)
科學認同的是「天律不變」,物理律、化學律、生物律(生物性,食、性之類的生物本能)不變,而不是「沒有災變」。有沒有災變要證據,不是隨便放放屁就搞定的。
至於地層和化石,更加笑話。(八成又是詹腓力那堆比屁好一點的東西)
▲記載詳盡‧難以虛構
以下又是厚顏無恥的神話頂真。
從聖經的記述看,肯定是普世性洪水,且是最合理的記述。要知當時的人類,對地球的知識有限,若要編造一個這樣的故事,也不是容易的事。
就是因為對地球知識有限才敢大放狗屁。
現代人還敢放這種屁,可見對地球的了解差勁之極。
(一)在創世紀六至九章中,有約卅次用到「凡」、「都」、「極」、「天下」……等詞,表明這是一個「極其浩大」,把「天下高山都淹沒了」的特別洪水。
中國人古代也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當然就代表連歐美各國都是中國領土。
每個開國皇帝都「統一天下」,所以歐美該列入中國版圖。
白目說法~= =
很明顯的這些用語一樣受限於當時人類的眼界。
(二)這次洪水,是經過四十晝夜的豪雨,另加上一百一十天。聖經所說:「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從地層中流出來的水匯集而成。
主要水源是雨水,因為地下水會噴出是因為壓力大過外部,平時的對象是大氣壓力,現在的對象卻是將近海拔九千公尺的水,就算一開始噴出來,接下來也會被其他水灌回去。
因此,地下水的戰力不能考慮。(誰叫耶和華等到雨下完了再封閉地下水龍頭?)
據說把陸地平均鏟進海中,最後地球會變成海拔-2000公尺的水球,要變成普世洪水,當然要淹過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公尺的聖母峰(除非聖經蓋你),還超過15肘(22呎=6.66公尺)。
因此下雨的水量足夠造成厚度8854.66公尺的水球層。
將地球視為半徑6370000公尺的正球體,經過計算這層水的量是4519016717531245431.2立方公尺,每立方公尺的水有1公噸重,因此有4519016717531245431.2公噸,也就是451京公噸。
大約是地球總水量的「3.26倍」….= =6
慢慢生吧~
(三)在短時間內,水就把方舟浮起,「方舟在水面上漂來漂去。」方舟高約四十五至五十多呎,那時的水深,必已超過廿多呎。
神話頂真…= =6
某個洪水神話還把石獅子浮起來咧…= =6
(四)「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水勢比山高過十五肘,山巔都淹沒了。」這裡的十五肘(約廿二呎),大概是方舟的食水量,表明方舟漂流時,沒有因觸到山頂而擱淺。這當然包括亞拉臘山,現時山高一萬七千呎。
沒有包括聖母峰?
(五)希伯來原文的用字,也有很大的講究,洪水的用字是「mabbul」,只用來形容挪亞的洪水,其他局部的河水氾濫,用的是另一個字。「山嶺都淹沒了」的希伯來字,為「kasah」,是一個強調性的字,表示水面比山頂高出很多。另「天下的高山」句,在原文中亦是雙重語句,等於說「全天下所有的高山」,這種用詞在希伯來文中,是著重的語氣。
與「統一天下」是一樣的道理。
沒有任何一個中國皇帝真正統一「天下」,不過每個都「統一天下」。
(六)創七:廿一「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動物,就是飛鳥、牲畜、走獸和爬在地上的昆蟲,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這裡說人和所有的生物都死了,證明這不是局部的水災,否則其中有少數生物及人,或可游到乾地。
同上~
這些劇情都是滅世神話中很合理的推論,如果今天「彗星撞地球」,大家也會很自然的認為是世界末日、人類滅亡,難道這代表人類被彗星撞過?
有夠小看人類的想像力-即使自己正在以想像力創造笑話。
(七)洪水在一百五十天後,開始漸消,經過了一百卅五天,水才退去,前後二百八十五天,但這並不表示地是乾的,又過廿九天,地才真的乾了。洪水之期,共三百一十四天。聖經,挪亞再過了五十七天,才出方舟,因四野荒蕪,不能居住,故只好棲身方舟。一個保守的估計,若先人每九十年能生六個孩子,則那時世界已有七億人口,且必四出殖民。洪水若不是普世性,就不能滅盡世上的人。
完全不考慮夭折的…= =6
當時的生育率遠多於此,但死亡率更高。
在工業革命、醫藥革命之前的人類世界,人口成長率幾乎是持平的。(有點增加)
以現在全球人口0.0047增加率來看,會發現世界的歷史變得不三不四:
諾亞當時:8人(全球,下同)
金字塔建造:10人(果然奇蹟)
出埃及:340人
進迦南:2024人(那幾十萬個哪來的?)
秦始皇建長城:17萬(歷史記載秦始皇派了100萬人蓋長城…= =)
耶穌死時:不到一百萬
(八)聖經又說到,方舟停在亞拉臘山頂後約兩個月,其他高山才現出來。這樣的時序,也不是對地球沒有概念的人可以寫出來的。
很明顯的對地球確實沒有概念。
首先冒出水面的,理所當然是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接著是K2以及其他八千公尺高山,區區五千公尺級的亞拉臘山還比青康藏高原、甚至拉薩還晚出現咧~= =
淹水的時候,水退當然是從高的地方開始冒出來,當古代人智障喔?
(九)神應許地還存留時,不會再用洪水毀滅這個世界。若這只是局部的水災,則神豈不是多次不守自己的諾言?
神話頂真~= =
講給自己人聽也就算了,拿給別人看就是大大的笑話。
(十)聖經記載,洪水前後的世界,有很大的分別。氣候方面,有雲雨有虹霓,有冬夏寒暑(比較創一章十四節,二章五節及八章廿二節)。
還是神話頂真。
洪水之前是地球大蒸籠,這種地方比金星更難住。(灼熱地獄…= =)
(十一)人的壽命比前大減。在創世紀五章的家譜中,除以諾被神接去外,其餘都壽長約八百歲以上。洪水後,第十一章的家譜中,挪亞的兒子閃活了六百年,但其後裔的壽命急速下降,在十二、三代後,人的壽命只有一百多歲。這些都證明,整個地球經歷很大的改變。
事實就是~~完全沒有人可以活幾百歲的證據。
硬要說的話~彭祖算啥?八百二十歲,先祖返的異形?
(十二)基督在世時,數次引用創世紀挪亞的事。如:「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那時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路十七:廿六至廿七)
耶穌講話也是證據?那釋迦牟尼講話咧?
講給自己爽可以啦~給別人看還是笑話。
▲及時信主‧以免太遲
如果信教以後變成這種樣子,還是別信的好,至少還可以保留腦袋,不會被騙一輩子。
基督是神,是無所不知的,他能接受的,我們亦應照樣接受。並且他說那時的人,生活如常,但當洪水到來的時候,就全都滅亡了,這是指他自己有一天要回來時的情景,那時的人,要再進方舟就太遲了。同樣,我們若等到主來時再悔改回頭,亦是太遲了。
生物種類繁多‧如何進入方舟?
來看笑話。
照聖經的記載,創世記的洪水是普世性洪水,所有高山都被淹沒。因為人類分佈已廣,惟有這樣,才會「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動物,就是飛鳥、牲畜、走獸和爬在地上的昆蟲,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凡在旱地上,鼻孔有氣息的生靈都死了。凡地上各類的活物,連人帶牲畜,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了。」神再由挪亞及他的三個兒子及媳婦,繁衍現代人類。
這事件,自始至終都有很多「超然性」,甚至洪水本身也是超然的。因此,這一部分聖經,受到很多攻擊、問難:挪亞一家八口,怎樣搜集得各類生物,帶進方舟?方舟怎能容下這麼多生物?預備一年食糧已屬不易,何況還要餵養它們呢?
若我們不信有一位造物主宰,管理宇宙及一切生物,單從人的角度來看,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把一切都推給神,說祂總有辦法,亦不能叫批評的人心悅誠服。
若我們細細研究,就會發現,這些問題都可用觀察得到的科學現象,給予圓滿的解釋和分析。
一句話就是「神做得到所以沒有問題」,搞訴諸無知。
哈哈。
來看看什麼是他所謂的「圓滿的解釋和分析」。
(一)怎樣搜集各類生物帶進方舟?
有一次,荷理活要拍一齣「挪亞」,為了動物一對一對地進入方舟的鏡頭,數十個工作人員弄得滿頭大汗。最後,一頭犀牛自方舟一邊衝進去,衝破了後面的假牆後又跑出來,令人啼笑皆非。不要說到各處搜集,就是搜集全了,帶它們進入方舟,就已很難辦到。
聖經記載:「潔淨的畜類,和不潔淨的畜類,飛鳥並地上一切的昆蟲,都是一對一對的,有公有母,到挪亞那裡進入方舟,正如神所吩咐挪亞的。」原來,是動物及其它生物,一對一對自動到挪亞的方舟裏,避免洪水審判的!
當然,不信的人認為這是神話。但是,這種現像卻是大自然中常有的。在特殊情形下,神可以使蝗蟲、青蛙、鵪鶉……,自動到神要它們去的地方,完成神的旨意。
訴諸無知的「神」~
其實是我命令的。
OK~拿底下這個東西來當「證據」會出現什麼笑話呢?
在北歐的挪威、瑞典等國,有種被稱為旅鼠的小動物,繁殖極快,成為農民的大患。幸好,它們每隔三至六、七年,就好像突然間得到訊號,不約而同地集體向海奔去,自崖石上投到海中淹死,只剩下極少數,再慢慢繁殖。
很明顯的這位耶和華忘了收回命令,所以一大堆旅鼠和鯨豚沒事就搞自殺。
哪個人禱告的時候對耶和華報一下,他忘了收回命令啦~= =6
老人家健忘嘛~
另在地震或火山未發前,很多小動物及飛鳥,會自動逃離該地區,比現代很多先進儀器更準確,因此成為人類觀察地震的警號。雖然人們還未從中發現科學解釋,但卻是有目共睹的。
地震與火山爆發之前,難道沒有半點「警兆」嗎?(地鳴、地溫等)
如果這種「直覺」真的這麼靈光,那些災難中就不會有葛屁掉的生物。
動物擁有與人類不同程度的六感,能感應到人類感應不到的「警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神既能給動物直覺,使它們保存性命,當然也可以驅使它們走進方舟了。
繼續訴諸無知。
(二)方舟可以容納所有生物嗎?
大笑話。
這問題先要解決兩個話題:方舟的容量及生物的數量。
A.對方舟的大小及容量,我們有準確的觀念。照創世記第六章所說,方舟長三百肘,寬五十肘,高三十肘。通常,每肘約十八吋,故方舟應長四百五十呎,寬七十五呎,高四十五呎,容積為一百五十萬餘立方呎。這樣的體積,直到十八世紀,仍是人所造最大的船。有人算出,這等於五百五十二輛火車卡車。另有人算出,每輛卡車可以承載一百廿頭羊,或差不多大小的動物(共可載六、七萬隻動物)。相比之下,倫敦或華盛頓動物園中的動物,約四十輛卡車就可綽綽有餘地運完了。可見,方舟有足夠的容量,解決這一問題。
上面這個「計算」十分粗糙。
因為方舟只有「三層」,能夠放東西的平面也只有三層地板,相當於136.35*22.725*3平方公尺,也就是9295平方公尺,不到「0.1公頃」。
如果立體化空間,又得一大堆裝置(包括籠子、箱子和水族箱、走道),增加船隻負重。
B.反對這樣計算的人會說,動物園代表的只是生物中的一小部分。不錯,梅爾博士曾列出各門目動物的總數約一百萬(見圖表),故不信的人認為方舟不能容下所有生物。但細查之下不難發現,其中的水生物,如太利門類(如海鞘)、棘皮動物門(如海星)、軟體動物(如牡蠣,蛤)、腔腸動物門(如珊瑚)、多孔動物門(海綿)、原生動物門(亞米巴蟲)等,都能在水中生存。這樣,就減除了十四萬餘生物。另外,爬蟲及兩棲類中,有很多可以在水中生存。哺乳類中如鯨魚、海豚、海象、海豹等,也都可以在水中生存。節肢動物中,有龍蝦、水蚤、藤壺等,也都不用挪亞操心。
很不幸的,水生動物也通通要帶上。(少數不用)
之前說過,聖經大洪水的水源是雨水和地下水,總量更高達地球總水量的3.26倍,也就是說海水的濃度會縮減成3.26分之1,一般海水含鹽量是3.5%,經過如此稀釋之後含鹽量只剩下1%,差不多等於生理食鹽水(0.9%)的濃度。
而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生理食鹽水海」只適合把諾亞泡進去,對海洋生物而言太過「清淡」,因此海洋生物通通要帶上,順便連海水都得帶。
淡水生物怎麼辦咧?也得帶。因為淡水生物幾乎都生存在幾公尺、頂多幾十公尺深的水域中,而且睡覺還會沉底,生殖當然也在這層解決。突然間讓水深變成一萬公尺,這些水生生物大概會一睡不醒(一直沉底直到被水壓壓死)。
加上水中生物都有他們適應的環境,把高身?魚丟到普通淡水河川中一下子就翻白肚了,因為要求的水溫水質都不適應。當然,帶上方舟的水產也是如此,一個不小心就掛了,絕種。
諾亞大概得先編撰方舟上所有生物的習性大百科,不過一百年可能是不夠的。
而收集海洋生物工程浩大,不知道鄰居看到諾亞家放著無數溫度、光線、壓力調控水槽時會有什麼感想。
至於生活在潮間帶的水產(如藤壺),在這場大洪水中,滅絕定了。
如果事情真的那麼簡單,一個水族箱就可以養鮪魚了,還去東港吃~~= =
因此淡水魚類也得上船。
如果這是鹹水呢?
那麼,海中生物除了藻類和蜉蝣以外都必須上船。
聖經說的是:
「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動物,就是飛鳥、牲畜、走獸和爬在地上的昆蟲,」及「凡在旱地上,鼻孔有氣息的生靈。」這樣,數字就大大減低了。
可見沒考慮到。
C.有人認為,巨大如恐龍的動物,只要很少的數目,就可霸佔很大空間。他們大概忘了,生物生出來的時候,體積都很小,神沒有叫挪亞一定帶成年恐龍啊。
生物生出來…藍鯨幼體七公尺一隻。
帶幼體或者蛋是個好主意,不過很可惜的一樣行不通,因為洪水時間長達「一年」(如果只有一天可能還能撐一下,在滅絕10%之前出來)。
一整年的時間,對某些生物來說已經是N代了(蜉蝣365代「以上」),而也沒有什麼卵可以放個整年不孵化的(會變成「臭蛋」),因此幼體會變成成體(一年就夠了)、卵會變成幼體,蟑螂、老鼠之類的生物更加繁衍迅速(尤其是蟑螂,3500種總共7000隻一起生)。
最後整個諾亞方舟會佈滿蟑螂老鼠。最恐怖的是白蟻,木造的船…一整年夠讓他們吃到變成空殼子了吧~~XD
就算只在船底或船側挖了一個小洞,從洞中噴出來的水柱極有可能辦到殺人的威力,小洞周圍的木質也會因為這股威力讓整塊木頭解體(一般水力切割機的噴出口都裝有鑽石),下場就是沉底變成諾亞大棺材。
因此所準備的空間不但和「成體」進來差不多(因為會變成成體),還得考慮到那堆生殖大神…
加油吧~蓋個全像艙比較快。
而不少生物生殖還得找特定環境,無花果蜂就產卵在無花果中,因此船上還得種無花果樹…同樣的怪生物還不少,因此諾亞當時設計方舟的時候必須從赤道設計到極圈,從海溝設計到聖母峰上,以滿足各種生物的需求。
不過我認為這樣不如換一個地球比較快…= =6
D.另一個要點是,聖經說「各從其類」。原來,基因庫會受地域的阻隔,同樣生物可能有顏色、大小甚至形態的差異。舉例來說,羱羊本產在中亞高原,卻有很多不同形態及毛質的羊,如安哥拉羊、馬連努羊。原鴿,本棲於歐洲海岸,卻慢慢分化成不同的家鴿,並且分佈在世界各地。在生物分類學中,它們或有不同的名稱,外貌也迥異,但卻都是羊、鴿,並沒有進化成不同的生物。這也解釋出,為何我們深信進入方舟的動物,遠比想像中要少,因為聖經創世記七章說:「他們和百獸,各從其類,一切牲畜,各從其類,爬在地上的昆蟲,各從其類,一切禽鳥,各從其類,都進入方舟。」
有幾種被人類利用的生物確實如此(羊、牛、豬、狗、貓、雞…),不過絕大多數生物沒有這種特性。
3500種蟑螂(蜚蠊)就是完整的「三千五百種」,因此要帶上七千隻。
其他罕見生物當然也要通通帶上。
因此你省下了身邊幾種生物,結果多帶了一大堆生物。
這樣來看,總數當然大減。有人估算,大概不超過三萬五千,而其中很多如昆蟲等細小生物,佔地極有限。這再次說明,聖經的記載,雖受人批評,但研究後卻可知都有好的科學解釋,只不過人的所知有限,才以為聖經不可靠罷了。
全球「實際」有一百萬種以上的生物(狗豬牛都只算成一種),因此必須帶上兩百萬隻。(一種兩隻)
如果是一種十四隻的,更擠了。
而且,如果要包含上「過去滅絕」的生物,幾千萬種跑不掉吧。
一般說來,體型越小的生越快,佔地有限?諾亞如果和這個作者一樣太小看生物,他自己在方舟上早被昆蟲綱啃成白骨了。
哺乳動物(牛、羊) 3,500
鳥類(鴿、雞) 8,600
爬蟲及兩棲類(青蛙、恐龍) 5,500
魚(鮭魚) 18,000
太利(被囊亞)門類(如海鞘) 1,700
棘皮動物門(海星) 4,700
節肢動物(蜘蛛、龍蝦) 815,000
軟體動物(如牡蠣,蛤) 88,000
蠕蟲(蚯蚓) 25,000
腔腸動物門(珊瑚) 10,000
多孔動物門面(海綿) 5,000
原生動物門(亞米巴蟲) 15,000
總數 1,000,000
更麻煩的是船上的生物,因為普世洪水,所以得淹到8854.66公尺,也就是說,諾亞方舟的海拔是8855公尺左右,上聖母峰的登山家都得戴上氧氣桶防高山症,穿上厚重雪衣手套防嚴寒,諾亞方舟裡面的生物不乏有熱帶物種(還特別多),如何保暖和呼吸?
雖說水會把大氣推開,但是也無法讓「高空」水面的大氣壓等於平地氣壓(和重力與容積有關),氣溫當然也不會和平地相同(大概接近0度,不會比0度低的原因是因為水很多)。
船上生物每天產生的排泄物和屍體(總會有短命種),以及每天的糧食與飲水,通通由諾亞一家八個人包辦,這種苦力大概會讓他們覺得「死死卡快活」。
方舟的奇蹟
造就了一堆笑話人物專門製造笑話,耶和華該覺得死也瞑目了吧。
氣死的~XD
創世紀所記述的方舟,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若能找到它,當可列入上古世界十大奇蹟之中。為何這樣說呢?原來,人們對方舟的大小、構造及容量,沒有正確的觀念。
◎方舟有多大?
創世記第六章說,方舟長三百肘,寬五十肘,高三十肘。
一肘等於多長呢?
原來,古人沒有尺碼作量度,就以自己身上的某部份為量度標準,最方便的當然是前臂了,自肘至指尖就成為一個大概的單位,即「肘」。起初,由於人的身量各異,肘的量度也不盡準確。後來,各民族逐漸將其標準化。
據考據,巴比倫的肘,經國王欽定,約今天的十九吋;埃及的肘分為長肘與短肘,前者約今天的廿點六五吋,後者則是十七點六吋;希伯來人也有長肘與普通肘,分別是廿點四及十七點五吋。正因此,在聖經以西結書四十章五節中有「每肘是一肘零一掌」之說。所以,保守的算法是,每肘約為現今的十八吋。
照這樣的算法,方舟長約四百五十呎,寬七十五呎,高四十五呎,這在當時的世代,無疑是碩大無朋的。四十五呎,約為五層樓的高度;而四百五十呎,則等於一個半美式足球場;其容積,是一百五十萬餘立方呎,有人算出,這等於五百五十二節火車車廂!直到十八世紀,這仍是人所造的最大的船。
分三層,每層高一樓多…
現在比方舟大的船一大堆,基督教從未試驗過能不能讓這種船裝滿所有生物續「漂」一年。
◎方舟耐航嗎?
這樣龐大的「船」,以當時人類的技巧,可以耐航嗎?荷理活拍攝挪亞方舟時,曾造了一個模型,同時亦仿天然洪水的沖擊力,發覺船所受的力實在不小。
根據計算,四十天大雨要造成這種洪水,每4秒就得有1公分的雨勢(每小時8公尺)。
雨量的計算是每平方公分幾公厘,也就是說,這場大雨每平方公分每秒有0.25公分(0.25克)的水量。
整個方舟甲板會承受多大的壓力呢?
答案是每秒23237公斤,23噸。這只是每秒的水量,不包括從天空砸下來的動能。
雨水的末速,小雨滴每秒幾十公分,大雨滴則可達到每秒11公尺,因為每小時8公尺的雨量是「暴雨」,因此該以最大速度計算,等於23噸水以每秒11公尺的速度撞上甲板。
總動量是255607(公斤.公尺/秒),動能1405838(焦耳)。
一百四十萬焦耳的動能,TNT炸藥的威力是每公斤420萬焦耳,因此方舟甲板這四十天等於接受1152萬噸TNT炸藥威能,廣島核彈是兩萬噸級的(零頭而已啊~~),美國在1954年爆了一顆1500萬噸級的氫鈾彈….方舟頭上40天砸下來的水力也不過比這顆氫鈾彈還小上一點罷了。
果然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啊~~
由此可見耶和華在全地球下了多少氫鈾彈…= =6
這樣的水力威能,方舟不壞真是奇蹟。
聖經記載:「你要用歌斐木造一隻方舟,分一間一間的造,裡外抹上松香。」由此我們知道,方舟構造的幾個優點:
其一,它是盒型之物,而非尖形的。因為方舟不是交通工具,所以在構造上較簡單,亦較容易造得堅實。
其二,是神要挪亞用歌斐木,其木質像橡樹,堅實耐用,不易折斷。神吩咐挪亞要「分一間一間的造,……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層。」方舟裏分很多房間,其實是內裡的支持,以增加整體的承受力。神又吩咐他裡外要抹上松香,松香其實就是樹膠,不但可以防水防腐,更亦把木塊黏牢。
該用紅檜。區區歌斐木哪比得上紅檜木,還能防白蟻蛀。
這樣,整個方舟就成為一個單位,就像現代的飛機及汽車,以很輕便的材料,將各部分燒銲成為一塊,內裡間格互相支持,既輕便亦結實堅固。
焊接和黏接是不一樣的東西,強度自然也有差,不然你蓋房子鋼骨用黏的就好何必去焊。(黏是用外來的東西強制接合物體,物體並沒有結合在一起,只是看起來在一起而已;焊接則多半是改變雙方原先結構讓他們真正結合在一起的方法)
而且即使是焊接,在整個結構上焊接點也是個弱點。(所以最優良的固定方法就是鎖螺絲…)
其三,方舟的建造尺寸,亦精妙絕倫。其舟長(長三百肘,寬五十肘)為舟寬的六倍,這樣的設計,有利於它順著水的流向轉動,減少承受的沖擊及推力。更重要的是方舟高三十肘,而專家們估計,其食水深度約十五肘(廿二呎),這剛好是高的一半,在這種情形下,方舟是非常穩固的,即使傾斜至九十度,其浮力仍會將之扶正。
既然是「方」舟,迎水流面積越小,衝擊力就越小。
因此無論怎麼搞,面對水流是很重要的。
接著,極大的謬誤。
吃水深和總重有關,不是設計出來的,因為會吃掉東西的緣故,方舟吃水必然會漸漸變淺,因此方舟越到後期越不穩定。
而且,這種塞滿生物的船體,當「稍微」傾斜的時候大概就得壓死一票生物,90度的話,大概會直接找海龍王去了~= =6
而最大的虎爛是,當「重心」偏離船底的時候,船就會傾倒,吃水深是讓它比較難倒,不代表它不會倒。
做個說明。因為寬高比是5:3,不管吃水多深,當方舟的傾斜度讓重心垂線離開底面的時候,方舟就會翻,而且恐怖的是,因為慣性的緣故,方舟會直接翻180度的可能性很高。
遇到這種事情,只能以翻倒的情況過一年啦~
最後,聖經記載,「方舟上邊要留透光處,高一肘。方舟的門要開在旁邊。」
門開在旁邊是很糟糕的設計(不過不管開在哪都很糟糕),因為門是結構弱點,不但會漏水(除非是氣密閘門),而且耐壓力也比較弱,因此門開的地方絕對不能碰到水。
◎方舟的意義
宗教意義。
方舟不單記述神的作為,更重要的是它有很深的意義。
原來,洪水代表審判,神要審判當時的世人,因為他們的罪很大,而且終日所思的盡都是惡,就如新約聖經羅馬書第三章所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
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平安的路,他們未曾知道。他們眼中不怕神。」
而審判的目的,是定善惡,定刑罰。
聖經說,「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創六章九節)照聖經說,挪亞與神同行,他的心是向著神的。希伯來書十一章七節說:「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豫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可見,他的義是從信而來的。而那些不信神是公義的人們,自然不信挪亞的話,也就沒有進入方舟,故在洪水的審判中滅亡了。
我們注意到,方舟只有一個門,只有從門進去的,才能得救。歷代藝術家畫挪亞方舟,畫出洪水初來時,很多人要進入方舟,但已經太遲了,因門已關閉。有些人仍抓著船的外壁不放,但最終力竭而被洪水吞沒。可見,方舟代表主耶穌。耶穌說,他就是救恩的門,人必須從這門進入,才可得救,這就是羅馬書所說「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只因基督是神,祂才能從死裡復活,人不但要相信祂是神,更要接受他為救主。有些人視基督教為哲學、理論,以為只要去一下教堂,聽一些道理,就可以了。這些人雖到了方舟跟前,可惜仍未入內,只攀附在外面,一樣經不起神的審判,終會滅亡。
朋友,神當日給世人很多機會悔改,進入方舟,得免死亡,可惜世人沒有接受,只有挪亞一家八口因信得免;聖經亦一樣告訴我們,神不久就要審判這個世界,世人無一人能免,唯有信耶穌才可渡過審判,你欲何去何從呢?
事實告訴我們,別進去的好~
以賽亞書
55:8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55:9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
意念。
最後一票都是基督教義宣示,但是在這笑死人的諾亞方舟之後貼基督教義,只會讓基督教義變成相同的笑話。
諾亞~加油吧~世上最苦命的阿信集團,地球的未來掌握在你們手中!
喔喔~你真是太強了!!我敬佩你XD<br />
感覺你的生物和物理還有地質等都很強耶<br />
可以請問你是做什麼的嗎?<br />
我是生物系的學生,也覺得這些基督徒有夠會虎爛<br />
只是沒辦法像你這樣分析的這麼好(我男朋友是基督徒)<br />
真是太感謝你啦<br />
教了這麼多哈哈哈
http://www.wretch.cc/blog/mocear&article_id=7203664<br />
旅鼠的問題這裡有探討<br />
<br />
方舟神話在此站被各種方式破了無數次,怎麼還有人把它當事實般到處宣傳?
你好<br />
看過這篇網誌之後<br />
我突然對那個 挪亞方舟大洪水<br />
非常好奇耶<br />
<br />
能否提供一下白色的字是從哪個網站弄來的 ??
但是全球各民族都有大洪水的傳說, 而且都驚人的相似, 同樣都是少數人存活(通常是一到二人), 同樣都有造船裝各種動植物(其中以兩兩成對的說法最多),而且這些神話起源甚至比聖經所言還古老許多 ,和聖經比較不同的地方在於洪水大都不超過一個星期, 有沒有可能是全球性海嘯造成的? 另外您說全球海洋和極地的冰的比例相差甚多, 不會造成洪水, 如果是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期呢? 那時的冰覆蓋的比現在廣吧? 而且海平面也應該比現在下降許多才對
http://mocear.pixnet.net/blog/post/25128722 諾亞方舟外一章
http://mocear.pixnet.net/blog/post/25128756 洪水神話誰抄誰
http://mocear.pixnet.net/blog/post/25128854 海嘯下的方舟
http://mocear.pixnet.net/blog/post/25128862 紅螞蟻樂園(冰殼說)
大部分的文明起自於河邊,有洪水傳說有何奇怪?
有些內地民族(如:內蒙古、烏茲別克)完全沒有洪水傳說
冰是水變成的,溶掉的水要能蓋過聖母峰,你覺得看得到冰以外的東西嗎?
這些水又退去哪?
其它自己看上面吧
我也覺得喜馬拉雅都淹沒也太誇張了, 但考量到古人對世界地形的了解,有可能他們看到眼前汪洋一片就以為世界全淹了, 才寫出那樣的字句, 我想說, 假如確實有這洪水, 淹沒了一個古文明, 殘存的人類帶著這段記憶散居四方, 創造出其他文明, 而這段記憶變成了神話, 有這個可能吧? 畢竟很多世界遺蹟都顯示它們的年代真的非常久遠, 打造的工藝也超過當代人力所為(我個人到不認為是神啦…比較相信是外星人XD)
亞拉臘山 標高 海拔5165公尺
就算降低標準~地球也生不出這麼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