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浩劫
全世界到處的化石記錄裡,一個顯然的現象是有些生物化石特別繁多。無論在那裡––北美的猶他州(Utah)、哪州(Nebraska)、亞伯達省 (Alberta)、中國的新彊、四川和澳洲的大漠––水裡動物和爬蟲類的化石計以萬萬,在哪州有數億的化石魚,被埋時還栩栩如生,像在游泳當中,有些還 口裡含著食物。它們的埋藏都是經歷猛然暴力的結果。反之,在陸地上和天空中的生物之化石,郤顯得稀少。
請見大陸飄移學說,不想廢話了。
還有,「爬蟲類」都是陸生生物。
如果真的有大洪水,大多淹死水生生物才是有鬼。
進化論的解釋
傳統進化論之看法,說這些屍骨是壽終正寢地沉到海底,經幾百萬年累積下來,所以才有那麼多化石。這樣的解釋自然會引起不少問題:
屍骨沉到海底沒有立刻埋起來,如何能不腐化掉?何況論百呎長的恐龍,按照進化論的地質學,更需要數千數萬年!
我們已經指出,化石之形成需要沉澱物(泥沙)的壓力,還有適當的溫度和酸性,在屍骨未腐爛之前完成。進化論所說的漫長之年代是個相反的條件。
創造論者唬爛的進化論可能是這麼說….= =
以近年的深海研究來說,大洋底部是個冰冷的世界(恆溫4度左右),除了少數熱水噴口以外其他地方就像沙漠一樣,海洋生物的基本「浮游植物」在這無光的世界中不存在,連帶著整個食物鏈也變得十分薄弱,只有細菌類與少數深海生物。
大洋表面死亡的生物如下雪般降到深海,在深海的穩定環境下緩緩分解回養分…
這不就是最近流行的「海洋深層水」嗎?…….= =
化石是一種成岩的過程,不是成矽化木~= =|||
什麼鳥東西叫做「屍骨未腐爛」之前~難道有肝臟化石?(皮、羽毛的紋路化石就已經十分希罕了,哪來的屍體化石…..= =)
多次絕種論 Multiple Extinction
所以近年來的進化論學者中流行了「多次絕種論」,其中最聞名的自然是恐龍的絕種了。但是他們起碼算出有十次的全球大絕種,彼此相隔有二千四百萬年。很奇妙 地,過了幾百萬年,經過無數的偶合,又進化回幾乎同樣的生物來,有些經過好幾個絕種,到如今還活著!它們被稱為「活化石」(Living Fossils)!這到底是怎樣的偶合!?事實上單單關於恐龍的絕種就有四十幾個看法。流行了好久的「大殞石撞地球」是第四十個說法。第四十一個就是「全 球性的火山大爆發」,正是回到我們曾經指出,聖經所記載的全球性洪水時,遍地火山爆發的現象。進化論學者的根據,自然是所謂「地層質」 (Geological Column)裡面化石的記錄了,我們也曾經指出,在全球並不能找到這樣排列完整的地層。而且地層年齡的計算是何等的不可靠。不過我們還要問,這層層疊疊 的化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進化論的看法是說,這一切是經過漫長的年代,相離很遠的時代形成的,我們剛才已經指出這看法的問題了
大滅絕是化石呈現的現象,不是「流行」出來的。
(Yenchin 說︰流行一種「論」,然後最有名的是「事實」?!)
而且還很無恥的認定「大滅絕」就是幾乎通通掛光重來……..= =
已知大滅絕最嚴重的一次,在白堊紀,消滅了75~80%的物種,消滅掉的物種就是消滅掉了,你看得到的生物通通都是熬過去,或者熬過去以後再度演化的生物。
至於能混過去到底是什麼原因,一萬種生物有一萬種原因;如果只想要一個原因,那麼就是牠是「適者」。
至於有多少理論,到底有沒有41個,不討論,也沒關係,縱使有一千零四十一個理論也沒關係,科學不怕理論多,只怕像創造論這種空口(+空書)說白話啥屁證據都拿不出來的廢話理論。
現在最被接受的理論就是隕石說,事實上也發現一些可能是當時有隕石撞擊的證據(一個「荷花池」)。
至於找不到排列完整的地層云云絕對是笑話,地表上的侵蝕作用是很強的,「排列完整的地層」代表的就是「無風化侵蝕」、「無地殼變動」,這些通通是「地質學家」從未提出過的。
聖經的看法
我們在前章曾經指出,洪水來時,先有全球的火山大爆發。在聖海倫火山爆發時,還有另外一個現象:就是從火山口有一股「熱流」(Pyroclastic Flow),以時速 200 至 400 英哩,沖下山坡。熱流含著毒氣和火山灰,溫度高達攝氏表 250 度(華氏 500 度),有山泥隨著。它所過之處,植物或付之一炬,或被埋下,動物則窒息急埋,熱流所到之處,埋在最下面的,自然是平常住在最下面的生物了,就是大陸沿岸的 海底的生物。其次是水中的生物,就如魚類。再是兩棲動物和爬蟲類,這些都是在水邊的生物。
國中生也知道熱氣會往上衝….= =66
火山灰也是上衝再下落的啊。
自稱有看過火山紀錄大概是蓋的…火山爆發後一段時間還是可以清楚的看到大部分山體,如果真有這麼快,應該很快就看不到火山了,只看到煙塵~= =|||
水勢浩大
爬蟲自然也包括恐龍,因為我們在以前也曾經討論過,恐龍之長得這麼巨形,可能是洪水以前世界的環境,與現在世界不同。有人可能會問:140 呎的巨龍(大家可還記得「地震龍」?)如何一下子埋起來?我們都知道地震時,在水上會有海嘯,就是海裡最可怕的巨浪。兩百年前,印?的克卡多 (Krakatoa)火山爆發時,在附近的蘇門答臘(Sumatra)島上,海嘯留下的證據高達 260 呎,這樣的巨浪自然可以推動 140 呎長的屍體了。聖經創世記七章 18 至 20 節重複了「水勢」的記載。這是指著水的威力。我們可以想像,當時接二連三的海嘯,四面八方的捲來,無數的爬蟲屍體,被十分暴力地沖積在一起,正如今日化石 記錄所顯示的。
既然地裡的化石,是同時被埋下去的,幾十呎的大樹連根豎立,化成石頭,就一點也不為奇了。因為它旁邊的地層,並不是千萬年沖積下來的,乃是同時堆積 的。再說,即使偶然有海底動物的化石(如三葉蟲 Trilobite)在兩棲動物以上,按當時不同的環境而言,也不足為怪。
這種巨浪還會推動所有能動的東西….包括石頭在內。
就沒見過有三葉蟲在人上面的~請解釋。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沉降性質相似、體積相近的會疊在一起。而那些會飄走的也會先飄走(木頭不會飄?)。
還有,諾亞的方舟在這空前威能的攻擊下(保守估計大概有幾萬噸吧,而且是從頭上轟下來),直接會爛成碎片什麼也不剩。
水往上長
化石的記錄還有另外一個費思的謎:就是比起水中的動物和爬蟲類,飛鳥和哺乳動物的化石實在很少。我們知道飛鳥之滋生繁多是明明可見的。按著進化論,它們的化石應該不少,但飛鳥的化石的確是十分少:始祖鳥(Archaeopteryx)的化石全世界只有十幾副。
(演化論為什麼要管化石數量有多少?因為是全知全能的演化論者??乾脆演化論改稱「上帝先修保證班」好了。)
鳥類與哺乳類的生存時代比其他生物晚上許多,墳頭比較少有什麼奇怪的?
而且這些生物的存在層都是較新、較上(平常狀況),在人類的大破壞下到底還能剩下多少…
從聖經來解釋我們則有一個不同的角度。創世記七章 17 節:「水往上長」,原文是指著量而說,所以 18 節又說:「水勢浩大,在地上大大地往上長」,19 節:「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天下高山都淹沒了」,20 節:「水勢比山高過十五肘,山嶺都淹沒了」,「十五肘」約 22.5 呎。就是按著今天的地理形勢,大家都公認,地球上的水量是遠多過海洋可以容下的。所以環保其中的一個要務是保護「臭氣層」(Ozone Layer)預防地球有「溫室作用」(Greenhouse Effect),不然兩極的冰塊只要稍溶化一點,全球人口集中的平原,多半會在水底了!在挪亞洪水氾濫初時,飛鳥和陸地上的生物,還有些可能逃命,沒有立 刻被埋下去,但是最後還是無地可逃,只是那時水位已經很高了。它們的屍體漂浮在水面,腐化掉了,郤也有一些被埋起來,留下多少的化石。
「在挪亞洪水氾濫初時,飛鳥和陸地上的生物,還有些可能逃命」加上「比起水中的動物和爬蟲類,飛鳥和哺乳動物的化石實在很少」可知….
原來爬蟲類是「水裡的生物」….
哪個白痴教的生物學?
都死了
創世記七章 21、22 節:「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動物,就是飛鳥,牲畜,走獸,和爬在地上的昆蟲,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凡在旱地上,鼻孔有氣息的生靈都死了。」,這誠然是大絕種,但是聖經有一些註釋:
這絕種只包括飛鳥,牲畜,走獸和爬蟲,就是旱地上的生物,所以水中的生物並不包括在內。這樣,今天如果水中還有恐龍,也不為怪(可記得 1977 年日本漁夫釣到的恐龍嗎?)。
那些「都死了」的生物,神已經叫挪亞留了種。所以洪水後,它們從新滋生遍地時,它們基本上還是與洪水以前大同小異,只是可能因為環境變了,所以個子不同吧。
又是自顧自的胡說,我也可以說︰女媧造人之後,「可能」有一群缺腦袋泥人女媧忘了吹氣,所以這群人就變成上面這種信教信到沒腦袋的傢伙。(還可以補述︰錯不在他們,是女媧忘了吹氣,我們得好好保護他們。)
水中生物也有兩種,一種鹹水一種淡水,各有不同的生活領域,無論是地下水還是雨水都是淡水,諾亞洪水若是淡水,海水魚早就死光了~若是鹹水,現在全世界陸地都是鹹的(還白茫茫的,活像是鹽山)。
下章我們看看在這浩劫中,方舟裡的生物如何過日子。
次章…在狂風暴雨中~苦命無比~~ㄏ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