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不可期的成佛之路?不肯成佛的焦芽敗種?
底下白色作者、天青色GOGO聖兵、黃色為引用。
常有人說奇摩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index)水準不高,如今在宗教區(http://tw.knowledge.yahoo.com/dir/?sid=396540322)肆虐的GOGO聖兵(以前連線宗教版的J主教、蒙愛之子),更是在此不斷地荼毒無知無識的諸多莘莘學子,以下是原文(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20102822)
1、佛教
釋迦牟尼/發源古印度,今尼泊爾
教義:悟四聖諦、十二因緣,循八正道、六度萬行,經歷兆兆兆兆兆兆兆兆兆兆”年”方能成佛(注意!是無數個兆年,不是億年不是萬年)
他似乎深怕他人不知,還特別強調「無數兆年」方能成佛。
稍有佛學常識的人便知,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捨下執著、便能成佛」,若真非得花無數兆年,誰能成佛?
這般例子甚至於法華經有記載:
法華經有云: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面對這種簡單的質疑,豈料GOGO聖兵居然說:
你好,還需要舉證嗎?你用搜尋引擎打上「三大阿僧祇劫」即可查證諸多佛經都說成佛需要兆兆兆兆兆兆年,要逐一轉過來太費時間了,因為實在太多
所謂兆兆兆兆年,是經歷無量劫而來,無量劫,宇宙生滅一次為一大劫,無量劫表示宇宙反覆生滅無數次,眾生由發菩提心到成佛需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相當於兆兆兆兆兆兆兆年
真的搜尋「三大阿僧祇劫」後,答案是什麼?
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般長時間嗎?也是,也不是。若以世尊或一般沒特殊因緣者是要花三大阿僧祇劫始能成果地佛。若是行者以《楞嚴經》認識自性而修,不用僧祇亦能獲得法身,即是達開悟後成入地菩薩境界,就如阿難尊者所言:不歷僧祇獲法身。若在開悟後而能修誦「大悲咒」,可從初地直趨八地不動地而達解脫,有自我解脫知見,這樣也不用花一大阿僧祇劫。達不動地後要一大阿僧祇劫修菩薩行,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果地佛的。故現在有佛法可依諸而修,故能縮短過程之間所花的時間,若無幸運接觸佛法者,可能就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成佛。
真是所謂斷章取義、胡說八道,光看到一個「三大阿僧祇劫」,就真以為成佛得花無數兆年了
除此之外,當別人質疑佛教不以成佛為最終目的之時,他的回答竟然是:
「解脫苦難」只是佛法的「效果」(至少是他們認定的,事實如何自有公評),「成佛」才是佛教的終極目標,那些只求阿羅漢果不求成佛的小乘佛弟子,在大乘佛經裡都被稱為「焦芽敗種」
若按照你對瘋子的定義,聖嚴、星雲等豈不都被你罵到了?
聖嚴、星雲是釋迦牟尼嗎?不求成佛只求阿羅漢是焦芽敗種?請看下文:
佛陀不認為阿羅漢是焦芽敗種
現代許多人誤以為阿羅漢是焦芽敗種,其實純粹是末代論師所誤解誤傳。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不管是所謂大乘或小乘經典,從未說過如法行者為「焦芽敗種」,何況是說阿羅漢。我們應該依佛陀教導的四大教法,從於經、律為準則,免受傍偟。
佛教中的「敗種」,是指:
佛陀入滅不再受生 ~《佛說大般泥洹經》
天眾死亡時 ~《正法念處經》
破戒者 ~《大寶積經》、《五分律》
違背正法習諸外道者 ~《大寶積經》、《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從來都跟阿羅漢沒有關係。照末法的邏輯,難道要根據《佛說大般泥洹經》而毀謗佛陀是「焦芽敗種」?
到底現今誤認的「焦芽敗種」一詞出自何處? 其實這是《維摩詰經》中,迦葉尊者自謙之詞,表示所有佛弟子與維摩詰大菩薩相比,如同焦芽敗種。這句話根本不是佛陀說的,而是自謙之詞。
《維摩詰經》中,去拜訪的佛弟子都被逍遣,連彌勒菩薩都被逍遣說:「如果彌勒菩薩能成佛、那一切人民也該成佛」,互相漏氣求進步,與大小乘無關,不能斷章取義來毀謗聖者。
這樣的自謙詞很常見,像帝釋天也曾自謙「焦芽敗種」,難道帝釋天也是阿羅漢?
相反的,佛陀表示,四雙八士勤修戒定慧,為眾生之福田,為清淨種、續佛慧命。
mocear補充:
「焦芽敗種」四字唯一同時出現的場合是在論藏《妙法蓮華經玄義》第九卷。
提到《妙法蓮華經玄義》的性質,這東西屬於「經疏」,白話說法就是「釋經」。
所以《妙法蓮華經玄義》開頭並未出現那個「經」最明顯的特徵:「如是我聞」(我是這麼聽到的)
當然釋經的人不會是釋迦牟尼「佛」,因此裡面寫些什麼只能算是寫這本《妙法蓮華經玄義》的「作者(天台智者大師)說」,而不是「佛說」。
由此可知,虎爛什麼「釋迦牟尼」罵聲聞和圓覺的傢伙,打一開始就罵錯人。
而且該段的重點並非什麼要不要成佛,而是在於大小乘之爭,也就是說,「是否普渡眾生」才是這裡的重點。對大乘佛教來說,小乘的「渡一己」思想無疑是自私的,因此大乘僧侶認為即使到達阿羅漢或者緣覺,還是應該學習「菩薩」去普渡眾生,而不是自己一個人解脫就算了。
PS:阿羅漢、緣覺以上都已經解脫了。
把一個大小乘在於渡己渡人態度的爭論變成「佛罵不想成佛的阿羅漢」,顯然居心不良。
由始至終,所謂佛教不求成佛為焦芽敗種、成佛之路遙遙無期之言,已經徹底踢爆。
世上最可憐的人,莫過無知。
無知而繼續裝懂,是謂無畏。
點破還無知無畏,是謂無恥。
誰說「遙不可期的成佛之路?不肯成佛的焦芽敗種?」
倒像「遙不可期的理解之時,不肯改過的焦芽敗種!」
不過在法華經裡,的確有唯有一佛乘的啟示 ^_^<br />
<br />
請恕我法華被凹走不在身邊,無法引述原文….Xp
【焦芽敗種】<br />
指不能發無上道心之二乘。因與草芽之枯焦、種子之腐敗者無異,故稱<br />
為焦芽敗種。如維摩詰經謂,二乘如焦芽敗種,不能發無上道心。<br />
<br />
(譬喻)不能發無上道心之二乘,如草芽之枯焦者,種子之腐敗者。<br />
維摩詰經曰:「二乘如焦芽敗種,不能發無上道心。」<br />
<br />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br />
<br />
看來佛學大辭典也寫錯= =<br />
難怪世人常被誤導<br />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6〈5 觀四無量心品〉:「佛告父王。正使有人成熟邪見眾生。數如上說。皆令彼人得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不如發心趣向佛慧念佛須臾。佛說是語時。釋子眾中一億釋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自誓不求聲聞辟支佛道。白佛言。世尊。諸佛身分乃至一毛無量化佛。諸聲聞身如燋敗種。為何所益。」(CBETA, T15, no. 643, p. 675, b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