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傳教過程中,常會遭到一種質問:
為什麼上帝要殺人?為什麼上帝在埃及地要擊殺一切頭生的?
為了替上帝辯護,基督徒常用的理由不外如下:
一,讓摩西帶著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去到流著奶與蜜的迦南地(或是某個看起來很冠冕堂皇的目標),是上帝拯救以色列人(或者是全人類)計畫的第一步,也是上帝救贖整個人類的龐大工程的開端。
二,上帝“擊殺埃及頭生的”(或是任何被上帝所殺之生命)實屬無奈之舉。
三,上帝取走埃及人頭生(或是任何被上帝殺死之人)的生命,從人的角度看是最大的傷害,是無以復加的傷害,但在神那裏則不是。
當然更詭異的理由也不是沒有,本人就看過所謂『神不能做「違反其本身屬性的事」,所以神不能自殺,不能創造自己舉不起來的石頭,也不能以生命以外的東西贖罪』之類的屁話。
(且不論前兩點違反的是邏輯而非什麼上帝屬性,第三點尤其有意思。這表示上帝非得殺死一點東西才能替人贖罪?看來基督徒是要犧牲其他生命,來成全自己的永生就是了~)
本篇將不以『上帝有無權力毀滅他的創造物』這個觀點來討論,因為這些理由可以用非常簡單的一句話加以質疑:
全能的上帝,能不能不殺一個人,就拯救所有人?
人類為了救人,例如拯救被恐怖份子劫持之人質,有時殺死一些人是有必要的。
但是全能的上帝,真的竭盡所能也無法避免得殺死某些人,才得以拯救其他人嗎?
或者反過來看,在聖經上三不五時教唆信徒,甚至親自出手放手大殺的那個上帝,真的無所不能嗎?
若是上帝跟人類一樣得迫不得已靠殺人來救人,那麼我們為什麼相信上帝能拯救人類,卻不相信人類最終能夠自救?
若是上帝能夠不殺一個人就拯救所有人,那麼他為何還要殺人?
這個問題,可能比石頭難題更讓信徒難以解釋….
戰神不殺還能幹麻?
>不能以生命以外的東西贖罪<br />
一般來說,在遊戲或是小說中符合這種描述的<br />
大部分都是"邪神"……. XD
嚴格說來,一般流傳已久的宗教,都免不了會產生「早期教義」與「後期<br />
教義」的不同;因為時代在變,人的想法在變,宗教的內容沒有道理會永<br />
恆不變(除非你一開始就先賴皮,宣稱「諸法無常」……)。站長常常提出<br />
的基督教經典上的矛盾,其實正是這種時代的「演化」之下,必然出現的<br />
問題。<br />
<br />
光從歷史的研究就曉得。基督教的《舊約》所描述,有考古遺跡可證明的,<br />
至少可從公元前四千年開始的中亞文明初期開始(若提到大洪水傳說,又<br />
可向前推個一兩千年)。那時候,一個部族要能夠存活下來,必然是要不<br />
斷地與環境鬥、與其他部族鬥。某一部族(猶太人)所崇拜的主神「耶和<br />
華/雅威」,正反映出這種時代精神 Zeitgeist,祂擁有一切「戰神」的<br />
印象在裡頭。後來猶太人在迦南地建國,成為一方之霸,也使得他們的尚<br />
武精神,一代代流傳了下來。<br />
<br />
在《新約》成書之時,當地人類的勢力變遷早己完全不同;猶太人身為受統<br />
治的民族,總不可能「白目」到去撩撥主子的權威(雖然,馬卡比和奮銳<br />
黨在幹這回事,但下場全都相同︰被殲滅殆盡),所以他們必須得改弦易<br />
張(這是使徒「保羅」的主張,並且也只剩保羅所傳的基督教有「市<br />
場」,活了下來……),成為「世界性」而非「族群性」的宗教,耶和華一<br />
變而成了慈愛的天父。<br />
<br />
既然,廣義的基督教流傳了這麼久,造成這個宗教的教義絕對不可能是<br />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必然在各個時代顯現出各種不同的面貌。雖然<br />
保羅的基督教算是一種宗教改革,但保羅在口頭上仍拋不掉《舊約》,依然<br />
宣稱他的上帝與距他兩三千年前的亞伯拉罕、大衛王的上帝是同一位。所<br />
以後來教會繼續「鐵齒」,保留這種新舊約共存的矛盾。正由於基督教的<br />
核心缺少了「自我修正」的機制,一切話都「講死」了,經文一個字都不<br />
能改,才會讓今天非教徒都能隨便抽取一段話來辯證,都能當作該宗教的<br />
笑話。<br />
<br />
佛教流傳了三千年,也早就「面目全非」了。原始佛教跟中國佛教的各宗<br />
別、藏密東密,嚴格說來根本是不同的宗教,但佛教沒有建立「超級教<br />
團」,也沒將話頭給「講死」,大家各搞各的,基本上也引不起太多的辯<br />
證問題。<br />
<br />
若從歷史的觀點來著手,其實站長所提出的矛盾都能夠解釋。端看信眾願<br />
不願意虛心地接受,宗教是隨著人類而一起改變的。愈是不願意承認這<br />
點,愈是無法從經文中跳脫出來的。
<br />
如果『人類都有足夠的理性與智慧,從各種觀點來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假』<br />
這件事能夠發生….<br />
<br />
本站第一個會倒。<br />
<br />
(因為根本沒存在的必要=.=)<br />
<br />
本站總是有東西可以踹,某方面其實反映了人類天性中可悲的一面>_<
全能的上帝,能不能不殺一個人,就拯救所有人?<br />
<br />
不能喂…<br />
<br />
为什么?<br />
<br />
因为神不能做「違反其本身屬性的事」 XD
假如這個宗教的教理是隨著時間演變來的,那號稱自有永有,又是唯一的真理不是很可笑的<br />
一件事?<br />
號稱諸法無常,至少他還客觀說明了一個現像,問題是睜著眼說瞎話,難怪沒事被踹了…
所以佛陀就比耶穌聰明多了<一開始就先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大原<br />
則<基督教如果不是太愛自己講的東西是[絕對不變的真理]<也不會老是<br />
得罪人了~~
比多神教高一級的,應該是一神教。這在三界中,自兜率天以上,一面<br />
到初 禪的大梵天。大梵天即世界的創造主。<br />
<br />
梵天說:這世界,世界的一切,以及人類 ,都是從他而有的。印度傳<br />
說的創造神,近於希伯來傳說中的耶和華。大梵天以 [P15] 下,有著<br />
政治形態的天國。到達大梵天,有一無二,名為「獨梵」。所以在宗<br />
教 中,這是唯一神教。<br />
<br />
<br />
大梵天(包括梵眾、梵輔──天國中的臣民)是超欲界── 超過屬於<br />
情欲世界的。屬於情欲世界的統治者,是他化自在天王──魔王,與<br />
基 督教的撒旦相近。一神教,比多神教的神格,高尚得多。依佛法<br />
說:貪欲心極微 薄(物欲與男女欲,都沒有了,所以說:要以心靈來<br />
崇拜他);瞋恚也沒有了( 神是完全的愛)。<br />
<br />
<br />
但我慢卻特別強,總以為自己最高:自己是常住不變,是無始 無終,<br />
是究竟自在;是一切的創造者,一切的主宰者。由此神格的特點,凡是<br />
一 神教,都充滿了唯我獨尊的排他性。<br />
<br />
佛經中說:一次,馬勝尊者到大梵天去,大 梵天正在宣揚他是:常<br />
住、究竟安樂、人類之父等教說。大梵天見到馬勝,怕尊 者揭露他的<br />
真面目,就拉著尊者的手,到僻靜處,請他不要說破。這雖是傳說, <br />
卻說明了大梵天的不究竟。<br />
<br />
不但有著狂妄的自我慢,還有矯誑心呢!不過,我以 為一神教有他的<br />
長處,他把多神教中,穢惡、迷濫的毛病,一齊淨除,而著重道 德與<br />
善行,敬虔與純潔,充滿了無瞋的慈愛! [P16] <br />
<br />
不過講白一點,若基督教不稱自己為唯一真理,他要怎麼說服信徒去信<br />
它、只信它呢?<br />
<br />
若它不是唯一真理,聖經之中那些荒謬絕倫的東西,何必去信勒?<br />
<br />
類似基督教這種宗教,注定是『尊重有限』、『真理必我』,否則非倒台<br />
不可。
看到網友聊到了佛教,小弟也表達一下從「歷史」演進的觀點來看這回<br />
事。佛教本身也絕對不是個「例外」。<br />
<br />
關於廣義的「佛教」,今天看來也是各流各派,各說各話。悉達多太子當<br />
年是為了「踹」婆羅門教,以剎帝利/武士的資源,向宗教階級去「奪<br />
權」(拉一派、打一派︰拉攏貴族和中產階級、平民,去對抗高高在上的<br />
教團),讓國王掌握住「道德」的主控權——在印度、甚至古希臘古羅馬的<br />
時空下,宗教問題就是道德問題(就像今天在我們的環境中,「愛國」是<br />
道德問題一樣地自然、不容大家去質疑……)。<br />
<br />
小弟認為悉達多那個年代的貴族是「文盲」(這並不是貶意,誰規定那個<br />
年代的人都要會寫書閱讀;猶如中世紀西歐騎士不會閱讀,因為這種工作<br />
交給僕人或教士做就好了……),沒立下「經典文字記述」,於是後面的徒<br />
子徒孫,便自然而然地開始將佛教給「演化」起來了。所以原始佛教那種<br />
重哲辯、輕神學的宗教,經過兩三次的集結立書、部派爭辯,到後來經由<br />
絲路中亞文明的「加工」,流傳到中國來的大乘佛教,便是神國系統龐<br />
大、各種「天」與階層架構複雜無窮的「新佛教」。這一切,也都是隨著<br />
時代演進的最後結果。所以今天我們引述佛經某一段時,心中可能必須留<br />
點疑問空間︰這不見得是悉達多本人傳教時所說的,而是兩千年來佛教人<br />
士所集體創作的結果。<br />
<br />
至於網友提及多神教與一神教的高下,小弟不願以價值觀來看待。至少以<br />
歐洲宗教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得出來,當「多神宗教」庸俗化到了某一種程<br />
度(犧牲、獻祭、咒語、圖騰,搞得到處弄得血淋淋、陰森森、鬼哭神<br />
號、嘈雜混亂)之後,一種清新的、簡潔的「一神教」,經過適時適份的<br />
包裝,便能掌握住道德的高點,再度取得人民信仰上的勝利。畢竟,與其<br />
說是一神高於多神,倒不如說它也是「時代的反映」吧。孰優孰劣,與其<br />
倒果為因地去分析,倒不如看看誰才是「聖之時者」——在適當的時間、適<br />
當的環境,抓對了適當的議題。
//這個問題,可能比石頭難題更讓信徒難以解釋//<br />
<br />
can't agree more
問題是佛教一開始就講的很清楚<只要遵守三法印的精神: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清靜<都<br />
算是佛教<就算是外道非佛教徒甚至在家居士都可以(維摩詰居士就是很好的例子)說出佛法<br />
<佛教也承認其他的宗教也有不錯的地方<(只是沒佛教好就是了)<br />
<br />
佛教不需要攻擊其他宗教<自己也有市場<但基督教卻必須吃掉敵人<自己才能茁壯成長~<br />
<br />
所以你會發現<基督徒去一個新的地區傳教時<往往都會先用網路資料書籍和文章攻擊當地的<br />
主流宗教<把對方醜化抹黑後<傳教才方便<(如果在古代<就是先用用武力征服<然後再把異教<br />
徒都殺光)<br />
<br />
<br />
<br />
<br />
所以用這個觀點來回顧這篇文章的質問~為什麼全能的上帝非得要殺一堆埃及人才<br />
能救出以色<br />
列人??<br />
<br />
答案很簡單:假如上帝不殺幾個埃及人讓猶太人出口惡氣<摩西他們還會信這個耶和<br />
華嗎??
<br />
所以還是落入『無能』這個蘿蔔坑就是了~XD<br />
<br />
(全能的上帝居然沒辦法不殺一個人就讓猶太人服氣,這不是遜斃了是啥?)
至於網友提及多神教與一神教的高下,小弟不願以價值觀來看待。至少以<br />
歐洲宗教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得出來,當「多神宗教」庸俗化到了某一種程<br />
度(犧牲、獻祭、咒語、圖騰,搞得到處弄得血淋淋、陰森森、鬼哭神<br />
號、嘈雜混亂)之後,一種清新的、簡潔的「一神教」,經過適時適份的<br />
包裝,便能掌握住道德的高點,再度取得人民信仰上的勝利。<br />
<br />
這個所謂清新簡潔的東西,當初也是靠著羅馬皇帝的政爭才能躍上檯面,<br />
可不是用什麼讓人選擇或信服的方法來取得「絕對」的壓倒性勝利,絕對<br />
到讓其他的多神信仰被壓迫,被獵殺…<br />
而他自己演化的結果,也被逼著滲入了原來多神教的信仰,自己搞了個<br />
聖母瑪麗亞來做原來大地母神的投影,搞了一堆的聖人來降低那個唯一神的<br />
高不可攀,讓一般人能夠接受…<br />
<br />
畢竟,與其<br />
說是一神高於多神,倒不如說它也是「時代的反映」吧。孰優孰劣,與其<br />
倒果為因地去分析,倒不如看看誰才是「聖之時者」——在適當的時間、適<br />
當的環境,抓對了適當的議題。<br />
<br />
簡單的講,一神就是容易集權啊…不過中國人更強,明明就已經是一神教<br />
了,還能搞個耶穌的弟弟出來組個太平天國…<br />
<br />
To Bersek︰<br />
<br />
關於羅馬帝國初期基督教的興起,這是個十分巨大的題目,很難三言兩語<br />
就可以含蓋的。小弟先前所謂的乾淨簡約,其實在當時的百家爭鳴、多神<br />
信仰環境下,不只基督教一家。基督教的「儀軌」︰聖餐、聖餅(血和肉<br />
的象徵)、洗禮,是從「密特拉斯教」抄來的(要不然,翻遍《舊約》也找<br />
不到類似的東西)。密特拉斯信仰從波斯傳來,是「太陽神祟拜」的另一<br />
種形態。另一方面,羅馬時代的宗教信仰普及有「俗世化」的性質,而早<br />
期基督教教義卻給了希臘式的哲學辯證空間(光就 Logos 的討論,就可<br />
出一大本論述)。因此簡單說來,在公元三世紀中葉之前,基督教的確是<br />
不同於一般宗教的「流行」選擇。<br />
<br />
至於政治勢力的引入,則是基督教流行之後才發生的事,並不能稱為政治<br />
人物主動用基督教來進行鬥爭。至少公元三世紀初的戴克里先迫害基督教<br />
徒,他的皇帝還是坐得穩穩的。不到五十年後,信徒太多了,才會有一個<br />
信得一點都不虔誠的傢伙——君士坦丁皇帝,將基督教合法化。<br />
<br />
當然,政治一介入基督教,該宗教的純粹性就開始改變了。套句吉朋在他<br />
那大部頭作品中所說的︰「基督教各教派一次彼此大規模的互相殘殺,就<br />
遠遠超過羅馬帝國歷年來迫害教徒的人數總和。」而我們今日看到的《新<br />
約》,也早是各教派鬥爭之後,獲勝者所欽定下來的版本。換個角度來<br />
看,基督教成為帝國官方單一信仰,早與先期的基督教不是同一件事了。<br />
<br />
宗教會演化,如您所說,到了中世紀歐洲天主教,早就沒有那麼嚴格尊守<br />
一神的信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代表一個聖徒。在我們局外人看<br />
來,這與多神信仰早就沒啥差別了。(說實話,宗教對一般老百姓絕對有<br />
其需求存在。比如,有一個人苦於痔瘡,總不好意思在禱告的時候請聖母<br />
瑪麗亞幫你治好吧,若拜託聖徒喬治降臨摸摸自己的屁眼,就好像心安理<br />
得了些……)關於您所說的聖母祟拜,那正是東方對於大地母神「阿斯特<br />
提」的轉換;也因此每年的八月十五,原本大家習慣的大地母神慶典,轉<br />
換成「恭送聖母昇天」,皆大歡喜!<br />
<br />
以前小弟也十分討厭基督教,常常翻閱新舊約,然後將裡頭一大堆不合邏<br />
輯、鬼扯淡、偏執的語摘出來,去氣氣跟我同寢室的信教室友。後來,歷<br />
史變遷方面的資料看多了,心態也不會那麼拘泥在新舊約的文句上。有時<br />
看看十八世紀歐洲人對於基督教的討論,還覺得更有趣哩!
死亡的認知不同
認知不同又怎麼能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