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encin
標題先保密:p
自從遠古時代,人類便認為大海、湖泊中常藏匿了可怕的怪物或奇妙的生物,隨著探險範圍的拓展,許多的傳說與迷思已經被一一破解,今天便來對這些水怪之中比較著名的尼斯湖水怪來做一點評論。
(全文來源網頁為http://bbs.1069.com/showthread.php?t=2450,作者為小冷,部分內容為本人補註)
尼斯湖水怪,Loch Ness Monster,這個名字實在太長了,因此大家給它一個比較親切的小名,叫做尼西(Nessie)。
很多傳言說尼斯湖有地底水道通到大海,錯了!尼斯湖與大西洋靠一條運河連接,因此許多海洋用重裝備可以直接進入尼斯湖尋找尼西的蹤跡。
許多研究團體以先進儀器在此進行大規模搜索,均無所獲。其中不乏知名人物,例如尋獲鐵達尼號的羅伯巴拉德(Robert D. Ballard),他與國家地理學會團隊在尼斯湖卻只找到鞋子酒瓶與茶壺….(尼斯湖湖水非常的濁 也就是能見度低)我很希望那天科學家發現還活著的蛇頸龍在海中游著,不過目前是:沒有。
一般認為尼西應該是遠古的蛇頸龍,被遺留在與世隔絕的尼斯湖,所以能生存至今。不過這當中有些問題,plesiosaur(蛇頸龍)7千萬年前就絕種,而尼斯湖的形成卻只有一萬年歷史。(其實我覺得不一定,可能7千萬年前蛇頸龍未滅絕,而一萬年前卻因為某種原因到了尼斯湖)此外,要延續一個物種,族群必需要有一定的數量,這表示不是一兩隻尼西,而是一大群尼西….(這一群尼西的數量如果沒有多到破百近千,下場只怕會比現今的獵豹更慘,問題是居然連一隻都抓不到?)
↑這是著名的外科醫生照片(Surgeon’s Photo),由倫敦外科醫生肯尼斯威爾森 (Dr. Robert Kenneth Wilson)在1934年所拍的。雖然一直有比例太小的疑慮,但這張照片一直都是尼西存在的最有力證據。 不過到了 1992 年,事實(才)被披露: 1933年,每日郵報派 Marmaduke Wetherell 前往拍攝水怪的照片,結果當然沒成功,每日郵報因此開除 Marmaduke Wetherell,令他覺得頗受屈辱,開始進行報復。 他利用玩具潛艇,套上恐龍的頭,然後帶著小兒子到湖邊玩個痛快,拍下這張知名的照片並說服威爾森醫師以其名義發表….這隻水怪,實際只有 12 吋高,差不多芭比娃娃那麼高
↑1977年5月21日 Anthony ‘Doc’ Shiels 所拍到的水怪照片,這是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尼西照片,清晰到讓人一眼就看出是假的,其他的破綻還有頸部居然不會引起漣漪,Shiels 本人又無法提出合理解釋… 這張照片又被稱為 The Loch Ness Muppet(我才學短淺這一句請高手幫忙翻譯)(Muppets意指芝麻街節目中的玩具布偶,故The Loch Ness Muppet可以翻譯為『尼斯湖玩具布偶』,這稱呼真是諷刺又貼切到極點),評價可想而知,然而許多好事者還是喜歡拿這張照片做文章(對不起我就是這個好事者)
二. 紐西蘭海怪(或依撈獲的船瑞洋丸來命名,稱為 Zuiyo-maru Monster)
這是1977年4月25日由日本漁船瑞洋丸(Zuiyo-maru)在紐西蘭外海所撈到的 “海怪”,身長約 10 公尺。甲板上一位公司主管矢野道彥(Michihiko Yano,這些照片就是由他拍的) 告訴船長田中‧昭這是一隻腐爛的鯨魚,也有些船員認為這是一隻殼已剝落的大海龜。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為了怕污染漁獲,經過拍照測量,這具腐屍又被拋回海中
這些照片後來被一些所謂超自然專家拿來大作文章,一時鬧得滿城風雨,不過這些人在猛推其海怪理論時,卻不知道(或避而不談),Michihiko Yano 除了拍照外還做了採樣,1977年7月25日,檢驗結果出爐,不過是隻姥鯊(basking shark),不是酷斯拉….然而這份報告並不能阻擋怪獸熱
↑圖C 顯示姥鯊與 1977年海怪的比較圖
1977年紐西蘭海怪事件發生後,許多國際 「海怪」擁護團體不斷遣責田中昭拋棄這個 「生物史上的重大發現」,認為擁有屍體,就能詳細研究這個未知生物。 25 年後,2002年,一具屍體被衝上加拿大海岸,外觀與 1977年海怪幾乎相同,終於有屍體了,不過對這些團體而言又是一次慘痛的打擊!抵達現場的多倫多大學生物學家立刻由外形與軟骨組織辨認出是一隻姥鯊….
國家地理頻道曾經有拍過一集『奇聞大揭密:尋找湖怪』,其中有提到目前所有被發現、被採樣的「疑似海怪殘骸」,都已經被辨識出身份了,而絕大多數都只是鯨魚屍塊。
接下來,則是對尼斯湖水怪的一種新解釋:洗澡的大象。(下文之來源網頁為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40479/40481/4206972.html)
「尼斯湖怪」的傳聞最早出現在6世紀,後來自稱看到湖怪的人數越來越多,也越傳越「生動」。「尼斯湖怪」成為世界上保持時間最久的自然之謎。最近100年來,目擊者又拍到了大量所謂「湖怪」的照片,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有人站出來聲稱,「我看到了湖怪」。
與此同時,來自不同的研究機構、出於不同目的的湖怪調查者圍繞著「尼斯湖怪」上演了另一場大戲。他們對「湖怪」進行了種種解釋,這些解釋聽上去都或多或少地有些道理,但沒有一種解釋能夠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所謂的湖怪根本不存在。
關於「湖怪」的最新解釋來自英國著名古生物學家、格拉斯哥大學赫特萊恩博物館館長尼爾·克拉克博士。他在3月5日公開的論斷同樣一語驚人:蘇格蘭「尼斯湖怪」其實就是大象。這一「結論」通過《泰晤士報》、BBC等英國知名媒體報導後,立即成為英國最熱鬧的科學辯題。
克拉克博士的大象說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為克拉克是一位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他不太可能拿自己的名聲開玩笑,與那些散兵游勇般的所謂調查者相比,他的結論可信度更高一點。但更重要的是,這位古生物學家對這一神秘傳說調查了整整兩年時間,他查閱了大量與「湖怪」有關的資料,採訪了大量目擊者,加上自己多年的科研經驗,才非常謹慎地公開了他的研究結果。
一位普普通通的馬戲團的老闆出於何種目的懸賞捕捉尼斯湖怪?
克拉克博士的研究報告刊登在本月出版的英國開放大學《地質協會》雜誌上。在這篇論文中,克拉克分析說,「尼斯湖怪」可能是一位馬戲團老闆出於宣傳目的故意製造的「傑作」,所謂的湖怪隻不過是在水中嬉戲的馬戲團大象而已!
克拉克在調查中驚訝地發現,1933年,尼斯湖怪傳聞鬧騰得最厲害的那一年,英國倫敦一家馬戲團的老闆伯特倫·米爾斯以相當於今天20000英鎊的獎金懸賞捕捉尼斯湖怪,此舉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廣泛關注。這些史料也引起了克拉克的警覺:一位普普通通的馬戲團的老闆究竟出於何種目的懸賞捕捉尼斯湖怪?克拉克從檔案館裡翻出了米爾斯的家底,又經過長時間的對照分析。克拉克認為,湖怪的始作俑者極有可能正是米爾斯本人。
那一年,米爾斯的馬戲團基本上就在尼斯湖周圍地區巡迴演出,有記載顯示,馬戲團裡養著幾頭大象演員,演出完畢,它們最喜歡的休閒方式就是跳進尼斯湖,美美地洗個澡。克拉克捕捉到了這一重要信息,將大象與「湖怪」這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東西聯繫起來。
大像在河湖中洗澡,對科研人員來說是最平常不過的事,誰也不會把這當成課題來研究。可是,當克拉克把大象和「湖怪」擺在一起時,他意識到有必要認真地分析一下大像是如何洗澡的。克拉克利用最新的電腦成像技術,在屏幕上逼近地再現了大象洗澡的情景。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大象身體笨重,洗澡時經常是只在水面上露出帶有拱著的頭頂、後背和長長的象鼻。
馬戲團的老闆之所以懸賞捕捉尼斯湖怪,是因為他的馬戲團中就養著這種「怪物」。
克拉克將從不同的角度的大象洗澡的截圖與他蒐集的可信度最高的幾張「湖怪」照片進行對照,他驚喜地發現,兩類照片竟然如此相似!所謂的「湖怪」不就是大象伸出水面的鼻子嘛!像克拉克這樣嚴肅的科研工作者顯然不可能僅憑幾張照片就作出結論,這隻是他研究的起點。經過繼續深入研究、調查分析,克拉克越來越相信「湖怪」就是米爾斯馬戲團的大象。有些照片則是漂在湖面的木材或水波。
克拉克博士在英國古生物學界是一位重量級人物,他曾於2004年在斯凱島發現具有1.65億年歷史的恐龍足跡化石而名聲大振。「尼斯湖怪是大象」是克拉克拋出的另一枚「生物武器」。據他稱,有關尼斯湖怪的傳說「很大程度上隻是20世紀的產物」。克拉克博士說:「多數目擊者都是在1933年後看到所謂湖怪的,當時A82幹道剛剛在尼斯湖以西沿途完成。通過對目擊者陳述、照片以及錄像資料的分析,我們發現尼斯湖怪傳聞純粹是編造出來的。目擊者多數看到的隻是漂浮在水面的木材或水波,而對於一些無法解釋的湖怪,那其實是大象,脖子或後背露出水面的大象,尤其是從1933年開始。」
克拉克博士表示,根據他的研究,這些所謂的湖怪全是馬戲團的大象。馬戲團經常在尼斯湖岸邊安營紮寨,結果大象有時便會跑到湖裡洗澡。一旦大象在湖裡洗澡,人們只能看見大象鼻子和後背。他說:「結果給人的印象是,那是長著長頸和兩個後背的怪物,更有可能,湖中不止有一隻大象。無怪乎伯特倫·米爾斯會懸賞20000英鎊捕捉尼斯湖怪,原來他的馬戲團中就養著這種『怪物』。」
(也算米爾斯運氣好,他這群大象洗澡時似乎從沒被人目睹到他們上岸,不然那些發覺自己被耍的賞金獵人,會不會拿照相機把他痛砸一頓,或者把他綁上石頭扔進尼斯湖還真難說勒~XD)
看到最後,不知道有沒有讀者對於標題那三個單字(有仔細看文的,大概只剩下最後一個還不知道那是啥)感到好奇?
其實他們分是Monster(怪物)、Muppet(布偶)、Maximus(姥鯊)。實在是有夠巧合,諷刺效果又好~XD
Readers may like to know that the evidence section of my site<br />
has recently been updated at:<br />
http://www.LochNessExperience.com<br />
<br />
Also we now have a virtual Loch Ness in Second Life. The SURL is<br />
here:<br />
http://slurl.com/secondlife/Spectre/53/168/49<br />
<br />
Membership is free, but please mention that you were referred by<br />
Gerald Wylie. Thanks.
不知哪個人在不可思議的世界裡說發現湖怪的緯度都是相同<br />
所以沒有尼西還有天池水怪啦<br />
<br />
周健 江榮晃這些教授也很愛上這節目……<br />
<br />
比較希望以後踹人天地來個 電視節目虎爛大踢爆系列
標題應該還可以再加一個詞吧:mascot(吉祥物)
1977年7月25日,檢驗結果出爐,不過是隻姥鯊(basking shark),不是酷斯拉<br />
<br />
***<br />
<br />
這裡我有點問題:<br />
鯊魚是軟骨魚類,<br />
腐爛到那種程度的話,<br />
基本上已經不可能用起重機吊得上來,<br />
其骨架已無法承受自身重量,<br />
一吊就散架了。<br />
<br />
另外日文的wiki中,<br />
提到日本東京水產大學(現東京海洋大學)的佐々木忠義校長、木村茂博士、國立科學博物館<br />
的小畠郁生(小時候我看過此人的恐龍書籍XD)、尾崎博、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的粕谷俊雄等<br />
在1978年發表了一篇「關於瑞洋丸收容的未確認動物」調查報告,此份文件中並未如樓主所<br />
言對怪物的正體採任一現生生物之肯定說。<br />
<br />
木村茂博士和矢野道彦其後分析其繊維組織上的氨基酸,<br />
得出的結論是和軟骨魚類接近,<br />
因此姥鯊說的可能性是不小,<br />
但也並未如樓主所說直接判明是姥鯊然後結案。<br />
<br />
參見:<br />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8B%E3%83%A5%E3%83%BC%E3%83%8D%E3%<br />
83%83%E3%82%B7%E3%83%BC
版主回覆:(07/21/2010 02:51:03 AM)
其實能爛到這種程度,搞不好主要是被吃掉的結果
記得鯊魚是不太容易腐爛的生物…
PS:直至今日,大部分的科學家傾向認為那是姥鯊,維基有引到1997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