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google上 同時搜尋水、良善、意念一類的詞,你將會看到一大堆網頁宣稱日本江本勝博士對水做一連串的實驗,然後發現水結晶的形狀會受到意念、語言與音樂等等芭啦芭啦咚咚影響的結果….
這個江本勝又是何許人也?
根據英文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Masaru_Emoto)與水的科學與偽科學
(http://chem.ncue.edu.tw/huch/water/water.htm)所得資訊,此人從未受過科學訓練,他於橫濱市立大學(Yokohama Municipal University)修的是國際關係,之後在印度某所「對學歷極無要求」的醫療大學修過課,據水的科學與偽科學的作者所述,該大學「的網頁看起來只有一所建築物,而且作者從SciFinder資料庫上查不到任何來自該校的學術論文」….
(讀者:所以他也不是什麼博士了?)
(作者:沒錯,你答對了!)
這個不是什麼博士的江本勝,自1999~2006倒還出了五本所謂水受意念影響的書(錢這麼好騙,同為寫作者的mocear一定很羨慕….),這是其中一本的封面:
封面上的冰晶看起來拍挺不錯的(水的科學與偽科學的作者於他的網頁上宣稱這封面照片來自加州理工學院http://www.its.caltech.edu/~atomic/snowcrystals/,由於我並未於這發現完全相同的冰晶照片,故此點我持保留態度),是不是?
看看加州理工學院拍的這張:
是不是好的多?
有人大概開始想問:你扯到加州理工學院做什麼?
因為這個:http://www.its.caltech.edu/~atomic/snowcrystals/myths/myths.htm
有人拿著江本勝的大作去問加州理工學院有沒有聽過這個實驗,結果就如該連結所述,江本勝從無數的照片中找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宣稱某變因會有此結果,網頁作者最後說:
我不打算重複他的實驗,因為這太離譜了,人的觀念可以保持開放,但是不能為了開放而讓腦袋失掉!
(真是丟臉丟到國際上了=.=)
你還相信水會思考嗎?請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除非你想丟了你的腦子!
PS:網路上有一種類似的傳言,說對米飯說好話或壞話,會影響米飯表面生成之黴菌類型,有一位教師於他的Blog上放置了實驗結果,連結為:
http://blog.hsjh.tc.edu.tw/plog/Yukie/9/post/32/1215
http://blog.hsjh.tc.edu.tw/plog/Yukie/9/post/32/1219
http://blog.hsjh.tc.edu.tw/plog/Yukie/9/post/32/1229
http://blog.hsjh.tc.edu.tw/plog/Yukie/9/post/32/1285
請有興趣的網友自行觀賞~
他那本生命的意義水知道在國外很常見<br />
各大書局和健康食品店都有在賣<br />
<br />
(這年頭new age的東西還比科學的東西還要受歡迎@@)<br />
<br />
還有那個順勢療法也是蠻詭異的就是了=.=\"<br />
只要水氣在剛好零度的時間夠久 環境夠乾淨<br />
結晶就會健空氣中長成加州理工的圖<br />
而且只要用5倍以下的放大鏡 甚至肉眼就能看到<br />
<br />
至於江本圖我認為是畫出來的
<br />
那本講水結晶的中文版,讓某些廠商的水跟機器變得很好賣哩~~<br />
<br />
他們應該還有到處在辦講座,有時候他們也會帶儀器現場實驗<br />
(可以試試Live的踢館)<br />
<br />
我們這些不愛唸書的人,也不懂化學的<br />
<br />
只喜歡看圖片聽人解說,不被唬爛也很難~<br />
<br />
<br />
下面的網頁也是在講水的,寫的很好玩,是賣水時常用的招<br />
<br />
<br />
科學方法,仍是最好的選擇<br />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ws062/list2-1.asp<br />
<br />
<br />
取自–蘇老師化學詼諧開講–精采書摘<br />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ws062/index.asp<br />
<br />
PS.也是作家的mocear加油加油加油<br />
<br />
<br />
有沒有米發霉的實驗啊!國內有國小做過實驗ㄟ,我想看看,雖然我自己也有做過<br />
實驗,的確有差別,但我想看看站長自己親身做實驗的看法。<br />
<br />
我認為水能不能結得漂不漂亮反倒不是重點,而是背後那層意義,說句好話、散發<br />
心正念沒什麼不好,還是人本來就是性本惡,說好話散發善心是沒必要的。
The end don't justify the means. 你自己做這個實驗根本就不符合科學精<br />
神.至少要叫另一個人來判別這些米的狀況才算數.此外說不說好話和這個結果是不<br />
是科學是無關的,至少我們拒絕被一些說好話的騙子騙.
如果要看米飯發黴的實驗的話,我的學生剛好有用雙盲實驗重做過:<br />
<br />
http://blog.hsjh.tc.edu.tw/plog/Yukie/9/post/32/1215
<br />
看過了江本勝的書,再去做實驗<br />
其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br />
讓我感覺在做實驗時已經預設立場,而早已失去中立性了~<br />
這樣的實驗是有偏見的<br />
(下次換粽子作實驗,或糖果餅乾等等)<br />
我贊成Yukie 老師網頁裡有人提到”注意其它的變因”的部份<br />
<br />
另外,對人講好話發善心當然是要的<br />
但我覺得,我們在討論不是"對人"的部份哩~<br />
<br />
晚上上網真的會讓人睡不著@_@<br />
<br />
做這種實驗,應該把他量化會比較好。<br />
所謂說好話的定義,說壞話的定義,米飯發黴的結果在一次兩次的實驗之後是不是有可重覆性,是不是每次都一樣。如果會出現不同<br />
的樣子的話,那是該考慮是否有其他變因。<br />
假如每次都能重覆出同樣的發黴情況,而且能隨說好話的量或內容調整結果,才能肯定這是真正改變米飯發徽的變因吧。
我記得之前有同事給我看他的東西,我就上網找了一下關於他的資料,結<br />
果發現他的研究方法是很有問題的,當然純主觀認為他有問題的人也不少<br />
(有興趣可以上網找一些資料,都有說明他的方法為什麼不科學)。<br />
<br />
不過我覺得最可怕的不是他這些唬人的實驗,而是那些被他唬弄,但是連<br />
上網去google求証一下都覺得懶,然後就把所有事情信以為真,還把這些<br />
他們信以為真的東西當作真理來宣揚出去的人。
我今天再看了一下”來自水的信息”中文版<br />
書裡個人感覺主要是講水在傾聽聲音<br />
<br />
在91-92頁 讓水看見文字<br />
日語的"謝謝"水的結晶比韓語及英文的好看<br />
一樣都是謝謝為何水的結晶不同<br />
<br />
個人覺得反而可以間接證明<br />
結晶跟語言(善語)的力量相關性不大<br />
<br />
語言的力量這樣的用字<br />
我覺得不如換成--聲音的力量(波動及波長)<br />
<br />
89頁談到米,作者提到的是米裡的”微生物”受到聲音的影響<br />
在這裡並沒有提到日語謝謝及混蛋的音波問題<br />
有音波測試的話,可信度或許可以再高一點<br />
<br />
一點非本科專業的外行人,對書的解讀及看法
高中時老師送我一本書"生命的答案水知道"<br />
對水說德雷莎跟希特勒所結出的晶體會有不同<br />
鬼扯!<br />
<br />
不過我認為這種事並不是不可能<br />
"態度"的確會對事物造成某些細微的影響<br />
"每一個"水的結晶都不一樣<br />
這是機率的問題<br />
因為環境的變因實在太大了<br />
所以上面書中所講的的確是鬼扯
Yukie老師(我們曾經是同行啊)的BLOG我之前有去看過<br />
當然也很期待實驗的結果。<br />
不過還是要建議一下最好多做幾次,改變瓶子與放置位置,避免菌種的<br />
差異。<br />
每天拍照片就不用太怕紀錄者有問題了。
碰巧發現一位網友(成和平醫師)曾經做過米飯實驗<br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0405160<br />
<br />
其中描述到不同種類的黴菌消長的現象<br />
我個人認為發什麼黴受初始狀態–也就是最初在米飯立足的菌絲有關,器<br />
皿的消毒也很重要,或許要重複足夠多次才能看出可靠的模式。<br />
<br />
discovery的mythbuster做金字塔防腐實驗時,很明顯發現刀具是否消毒<br />
有戲劇性的影響<br />
<br />
引用成醫師對福林國小實驗的描述<br />
「福林國小的實驗結果似乎認定橘色與紫色的黴菌是美麗的,黑色的黴菌<br />
是醜陋的,而綠色的黴菌是中性的,未提到白色的黴菌,但我們的結果是<br />
與美醜無關,因為三個培養皿的黴菌最後大都變得灰灰綠綠的,白黴與橘<br />
黴只佔一小部分,「你真棒」那一組反而有最多的黑色黴菌,可能是因為<br />
長得太茂密的關係。我們只聞到黴味,沒有任何香氣。」<br />
<br />
成和平會教人開悟 自稱開悟<br />
<br />
好像還跟靜心導引有關 之前頻果上看到<br />
這個導引 可以控制高潮 <br />
<br />
不知誌主要否 踢一下成醫師
個人看到上面教學與反省語言的力量 (三)<br />
http://blog.hsjh.tc.edu.tw/plog/Yukie/9/post/32/<br />
1229 的實驗,就覺得後面他們的實驗的結果鐵定是一<br />
樣多菌數了….,菌怎麼能透過mp3感應人的語言,除了<br />
只能用語氣的大小強弱快慢加強外,細菌如何能分別<br />
人類語言 "好" or "壞" 的差別?對不同生物體而言那<br />
些只是差異的符號罷了.除非雙方有交流"學習"過.<br />
生物之間最原始的交流應該是"意念"的交錯;而非文<br />
字語言. 而"意念"能量 的發射應該由真實的生命一<br />
方主動發射,mp3一般而言只能紀錄聲波訊號的能<br />
量. 除非接收端的生物體經過"訓練"可以解讀聲<br />
波訊號的指令從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