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電視上沸沸揚揚的奈波水風波,相信各位舊雨新知都在電視或網路上看過至少一遍了….
本篇不談那罐水(負責人的說詞已經鬼扯到一種正常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了),談那顆石頭。
TVBS的新聞畫面中有拍攝到一幅照片,照片中有一位中年男子,雙手按在一顆暗米色帶有少許黑班的大石頭上,石頭底部還有一層很明顯的白色分層,根據奈波水負責人的說詞,該大石是他小時候說從太空掉下來的隕石,他觸摸該隕石後,便有特異功能,又由於該隕石能夠導電,故他能將隕石之中所收集之自然雷擊能量轉換到水內,形成那一罐罐『貴的要死』的奈波水….
又根據多方當事人的說詞,當事人宣稱該隕石重達三百斤,現在已經埋在新聞畫面中的大水池底下云云….
想看畫面者請點下列連結:yam天空的新聞影音(約26~27秒可見到那顆石頭)
http://news.yam.com/view/mkvideopage.php/20071017865879/2
照慣例,我們要問:那真的是隕石嗎?
照片中雖然背景過黑,但幸運的是該男子的雙手與石頭的輪廓都很清楚,根據在下的手掌尺寸應只略小於該男子,本人合理的估計該石頭之尺寸應為20cm厚X40cm寬X50cm長=40000立方公分。
尺寸有了,再來便是與已知的隕石來相比較。
從負責人所謂隕石能導電來看,該隕石應當是鐵質含量極高的鐵質隕石,這類隕石的密度一般來說是每立方公分8g重,若將此密度代入剛才我們得到的體積,該石頭將重達320『公斤』!
問題是負責人說那石頭才300『斤』耶
所以光是重量上,該石頭便很不可能是隕石。
若負責人記錯了單位呢?
這時該石頭底部的白色分層便派上用場了。
有收集石頭的朋友應該多少都知道,石頭上的這類水平分層,多半是岩石內部兩邊,為成分明顯不同的沈積物所造成,這種狀況在野外的沈積岩或變質岩中十分普遍,但在隕石中….幾乎是沒發現過
順便引用對岸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隕石知識簡介:
http://159.226.71.103/meterorites.htm
鑑定一塊樣品是否為隕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外表熔殼:隕石在隕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氣層,隕石在降落過程中與大氣發生磨擦產生高溫,使其表面發生熔融而形成一層薄薄的熔殼。因此,新降落的隕石表面都有一層黑色的熔殼,厚度約為1毫米。
2.表面氣印:另外,由於隕石與大氣流之間的相互作用,隕石表面還會留下許多氣印,就像手指按下的手印。
3.內部金屬:鐵隕石和石鐵隕石內部是有金屬鐵組成,這些鐵的鎳含量很高(5-10%)。球粒隕石內部也有金屬顆粒,在新鮮斷裂面上能看到細小的金屬顆粒。
4.磁性:正因為大多數隕石含有鐵,所以95%的隕石都能被磁鐵吸住。
5.球粒:大部分隕石是球粒隕石(佔總數的90%),這些隕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矽酸鹽球體,稱作球粒。在球粒隕石的新鮮斷裂面上能看到圓形的球粒。
6.比重:鐵隕石的比重為8克/cm3,遠遠大於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隕石由於含有少量金屬,其比重也較重。
我們有足夠的證據,讓我們能合理的懷疑,那顆石頭根本不是隕石!
既然連轉換核心都已經踢爆完畢,其它的部分,就留給其他人吧~
要能量?<br />
核3的鍋爐水能量最多<br />
還多到會發光….<br />
<br />
等等…<br />
他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br />
320KG??<br />
這應該可以在台灣地面砸個1km左右的洞吧…<br />
怎沒新聞紀錄??沒有打個洞也至少會有人看到掉下來的火光吧…<br />
還是小時候他家後山掉下來的落石??
抱歉…<br />
核3的鍋爐水會不會發光不知道<br />
能用來發電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