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其實在選前就想寫,但是又不想讓一堆吱吱到處豪洨老子是藍的(因為泛藍居然搞啥別投公投票…)。
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才寫。
在一堆公投案中,討黨產其實是投不得的案子,或者說它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成立,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這案是被公投審議委員會擺爛的原因。
依照公民投票法,全國性公投的適用事項是:
一、法律之複決。 二、立法原則之創制。 三、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 四、憲法修正案之複決。
軍購、入聯、返聯、小班制都屬於第三項。
只有討黨產不屬於這四項,因此要成案其實非常有困難。
公投審議委員會既不能給過(因為於法無據),又不能不給過(因為頂頭上司的壓力),所以只好擺爛讓他們搞自己(民進黨)向自己(行政院)訴願的把戲,硬是給他過。
下述這個討黨產公投的本文:
您是否同意依下列原則制定「政黨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將中國國民黨黨產還給全民: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的財產,除黨費、政治現金及競選補助金外,均推定為不當取得的財產,應還給人民。已處分者,應償還價額。
這案的包裝方式是用第二項「立法原則之創制」去包裝專門針對國民黨的行為,也就是用「定一個法律」的方式去捅一個特定人(政黨是法人),這種方法是非常有問題的。
法律應該放諸四海皆準,要定「政黨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理當針對「所有政黨」,而不是只抄一個黨的家。
(相對第四案就沒有這個問題,它只說「制定法律追究國家領導人及其部屬」,也就是說,不管國家領導人是陳水扁、謝長廷還是馬英九,只要故意或過失造成國家損害就追究,原則上是一種針對職務的特別刑法。)
回到理論面。
公民投票一般被認為是直接民主的手段,但是就算是直接民主,有些事情也是公民投票不能投的項目,例如公投法就規定:
「預算、租稅、投資、薪俸及人事事項不得作為公民投票之提案。」
理論上,公民投票還有些不能做:
1.變更民主政體:這個限制其實是納粹德國的前車之鑑,納粹當年在德國的民意支持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幾,納粹也因此順利的(?)將威瑪共和消滅掉,因此為了不再重複這套「以民主埋葬民主」的招式,禁止公投將民主政體轉為非民主政體(如極權或帝制),乃屬當然。
2.司法所能處理者:這個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誰有沒有殺人」、「誰有沒有竊盜」、「誰有沒有違規停車」、「誰有沒有欠我錢」,這種東西有非常強烈的事實取向,該用事實去證明的時候,就不該用人多去決定。
3.將全體義務歸於少數人,剝奪其人權:簡單的例子是「叫郭台銘替全台灣人交所得稅」或者「把陳水扁的家產充公」,這種顯然是多數暴力做法,也是公民投票不可以進行的。
國民黨的黨產,如果是「不當取得」,那顯然可以用民法的不當得利(無法律上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去要求返還,因此政府(不管誰執政,當然國民黨執政的話不會找自己麻煩)其實可以直接去法院告,當然有沒有已經發生時效抗辯權則是另一個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公投不該投,其實很清楚。
即使是大義的旗幟,揮錯地方時,也可能只會變成政客的傀儡而已。
…..原來是這樣<br />
<br />
莫西亞兄 這篇應改早點po出來啊<br />
<br />
像我就領了討黨產的票<br />
<br />
可現在我後悔了 = =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跟朋友聊天時想到,或許「用什麼名字加入(或返回)<br />
聯合國」或許是個不錯的公投題目。藍綠也不用吵這麼久,反正就是全力<br />
動員投票就好了,用民意打死對方。<br />
<br />
不過對岸會不會在投票前打個幾槍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嘆]<br />
<br />
其實這幾年老共已經聰明多了。<br />
<br />
兩國論時老共打個飛彈,結果他討厭的人就當選,<br />
<br />
這幾次阿扁死命鬼叫,老共也沒怎麼高分貝回應,就看得出來老共已經學<br />
到了一件事:<br />
<br />
不要跟隨台灣的政客起舞,不然只是在幫他助選而已=.=;
鄭明德:獨派走極端推公投 民進黨為難
2018-03-16 中評社桃園3月16日電(記者 黃文杰)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副教授鄭明德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公民投票法”新制今年公布施行後,預料會成為年底選舉主要變數之一:政黨或參選人為了凸顯政治訴求,會走極端化,屆時公投案會成為台灣經常上映的“節目”。
鄭明德為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博士,長期從事民進黨研究,包括其派系、黨團、菁英、世代、台獨論述與兩岸政策。著有《民進黨新探》、《民進黨新潮流派系研究》、《民進黨研究》、《立法院黨團研究》、《一脈總相承:派系政治在民進黨》等著作。
民間團體推動“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簡稱東奧正名),訴求將“中華台北隊”正名為“台灣隊”,5日將第一階段4488份連署書送交中選會,是否成案仍須待中選會認定,中選會14日舉辦聽證會。
鄭明德說,公投法修正通過之前,大陸關注台灣是否碰觸修憲與領土議題。修法過程一度傳出立法院長蘇嘉全、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的矛盾,故意放手爆衝;所幸後來議題拉回,至少領土議題不碰。但是獨派勢力難免會透過公投法去碰觸敏感議題,好比東奧正名公投,名義上沒有變更領土,卻有可能擦槍走火,餘波蕩漾,製造兩岸緊張。
對於獨派發起的“喜樂島聯盟”,結合李登輝等勢力將在明年4月推動獨立公投,鄭明德說,確實讓執政的民進黨為難。他說,這種“獨派集結”,加上年底選舉因素,政黨或參選人故意走極端,政治操作碰觸紅線,更激進者趁勢“加碼”,只會讓兩岸關係緊張,絕對不是北京政府眼中“台灣內部騷亂”而已,公投法會成為年底選舉主要變數之一。
鄭明德分析,東奧正名公投是一種;年底選舉,若一次來八個公投,該怎麼辦?可以預期的是,公投如果變成台灣時常出現的“節目”,怎麼辦?
而連馬拉威跟老共建交,跟咱們斷交的消息,<br />
都可以憋到選後才讓外交部知道,<br />
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我也知道討黨產公投是民進黨搞出來騙人的,不過當時為了避免萬一沒過,被國民<br />
黨操作成「你看!人民也都反對討黨產啊!」,所以我還是投了反貪腐和討黨產的<br />
贊成票<br />
<br />
不過政黨票給了第三社會黨,算是減輕點罪惡感
公投不設防? 綠委:蔡政府新災難
2017-12-13 聯合晚報 記者周佑政、程平/台北報導
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公投法,學者認為:因公投門檻大幅降低,可預見公投案將增加,而多數公投案仍將由政黨或利益團體在背後操作,選舉期間變成朝野政治動員的訴求,過去在國會無法通過的法案也可能「敗部復活」;一旦這種情形變常態,台灣恐走向民粹。
民進黨立委郭正亮也投書網路媒體,指新版公投法即將打開民粹動員的潘多拉魔盒,民進黨顯然低估低門檻公投將迅速轉變為2018年選舉競爭的超級武器,因為:不管是在野的反美豬公投、或是獨派的改國歌公投,不但可能侵蝕民進黨既有的基礎,也將衝擊台美貿易談判及兩岸關係,都是民進黨政府新災難的開始。
郭正亮表示:在朝野競飆下,公投提案門檻只要萬分之一(1800人),連署門檻只需1.5%(不到28萬人),通過門檻只需四分之一(約465萬票);不管是哪個門檻,都創下全球最低記錄。他預言,明年2018年勢將成為風起雲湧的「台灣公投年」。
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吳重禮指出:公民投票是直接民權的展現,但公投只能是手段絕不能是終極目的;過去台灣的經驗,政黨常在選舉時發動公投案,將公投作為一種政治動員的訴求,若變成常態,恐走向民粹。
文化大學政治所教授楊泰順表示:台灣部分政治人物不斷強調公投是還權於民,但其實一般民眾對於複雜的政治事務沒有太多吸收能力,因此公投案大多是政黨或利益團體在操控發動;門檻大幅放寬,且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可預見公投案大幅提升,過去藍綠政黨或利益團體在立法院推不動的法案都可能「敗部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