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的標題,來自於這個『常客』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iamgoodgirlsong/article?mid=4391&prev=4393&next=4389
(照慣例,不直接提供超連結,以免被控告提供腦細胞污染物質給觀賞此文的各位….)
其實說穿了,這篇文章充滿了各種形式的狗屁不通,例如:
麵筋、烤芙—麵粉團一直沖水,沖掉了所有的醣,產生100%的蛋白質,也就是麵筋、烤芙。每天吃這些,對腎臟負擔太重,很快就落葉歸根了。
用太白粉勾芡的食物—經水分解,會變成最小的葡萄糖,被身體迅速而完全的吸收,造成100%醣。四十歲以上者,身體會受不了。廚師考照是不隨便勾芡的。小心!! 燒仙草等黏稠點心,或菜名中有「羹、膾、滑、溜」的都用太白粉勾芡,對健康危害較大。
謹記:
麵粉是粗食,不容易消化,血醣慢慢的上升,腎臟沒有負擔。
太白粉是細食,容易消化,血醣迅速的上升,腎臟瞬間大負擔。
且不提沒有一種營養素可以每天100%攝取而不出人命….
這邊要注意的是:澱粉的水解『必須要有澱粉分解酶存在』,而且麵粉主要除了蛋白質之外,其餘的成分有不少是小麥澱粉,而太白粉主要成分為馬鈴薯澱粉。
這兩種澱粉有什麼不一樣?小麥澱粉的支鍊澱粉含量比馬鈴薯澱粉中的支鍊澱粉含量要高,而『支鍊澱粉的水解速率』比『直鏈澱粉的水解速率』要高!
比較容易分解成葡萄糖的小麥澱粉,被此文形容成血糖慢慢上升,腎臟沒負擔的東西,反之分解速率比較慢的太白粉,卻被形容成可以搞爛腎臟的毒粉….
光看這一段,大家對於此文有多少可信度,應該心裡有個底了。
骨骼疏鬆:
原來都以為是缺乏鈣。最近研究發現,是因為蛋白質吃太多,血液變成酸性,所以骨骼的鈣,怎樣也留不住,被抓走了。
怎麼治療?病因不是缺乏鈣。要由降低蛋白質下手,使血液漸趨鹼性,才能根治。
說的煞有其事,但是來看看醫師的說法是如何:
http://fda.tmu.edu.tw/cosmics/zcosmics-47.htm
哪些人比較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呢?
1.營養異常:鈣質或維生素D、B、B12、K、乳酸等缺乏、吸收不良等會造成骨質疏鬆症。 因此飲食不均衡、腸胃道疾患者均應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
2.體質差異:種族(白種人、高加索人、東方人)、早期停經婦女,有家族病史者易得骨質疏鬆症。
3.罹患其他疾病者:原發性或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雙側卵巢切除致女性荷爾蒙減少、腎臟病、肝臟病。
4.生活習慣方面: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如文書工作、長期臥床)、高蛋白、高鹽飲食、酗酒、抽菸、喝大量咖啡易得骨質疏鬆症因此宜多運動、多曬太陽、杜絕不良生活習慣。
5.使用藥物:長期服用抗痙攣(ex:Dilantin)、抗凝血、含鋁制酸劑、類固醇、甲狀腺劑、利尿劑以及癌症病人接受化學治療,均會影響鈣吸收與代謝,造成骨質疏鬆症。
高蛋白為什麼容易造成骨質流失,那是因為高蛋白食物通常也含有高量的磷,而過量的磷才是導致鈣質流失的元兇,蛋白質只是順便被攝取的!
順便一題,骨頭裡面的鈣跟血液裡面的啥酸鹼性『無關』。
糖尿病:
少吃糖不會好。病因是胰島素沒有發揮作用,所以醣類沒有辦法代謝。為什麼呢?因為高蛋白質吃太多,把身體裡的胰島素作用壓抑成無能。
怎麼治療?要降低蛋白質加上適度逍遙功運動散步,促進回覆胰島素本來的作用。注意:不是吃低蛋白質的食物,是要吃正常蛋白質,只是降低量的攝取。並且,要減少慾望,特別是食慾。
雖然的確有一些蛋白質對胰島素會有抑制作用,但是這些蛋白質基本上並不包含人類平常會去吃的類型….
所以宣稱吃太多蛋白質會去抑制胰島素….差不多可以視之為鬼扯蛋!
糖尿病飲食之中依然很注重蛋白質的攝取,最後….食品營養上的蛋白質分類,是以完全、部分完全與不完全作為分類,沒有所謂高蛋白、正常蛋白與低蛋白這種說法。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的營養攝取方面,對於蛋白質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只需著重營養均衡便可。
該文開頭才隨便選三段,已經是錯誤連篇到慘不忍睹,看來在下該學包龍星包大人,把這玩意分成九十段,可保往後幾年隨時有唬爛可踹….
(說真的,此文鬼扯太多,實在難以一次踢完,剩下的留著以後看著辦吧~XD)
為何吃高濃度的蛋白質會導致癌症啊…?<br />
蛋白質分解變成胺基酸跟peptide進到血液中後應該都沒差吧<br />
做蛋白做完後還不是轉成醣類跟其他的東西….
>食品:麵包 (添加人工甜味、乳化劑、發漲劑、等等) à 生病。<br />
>食物:饅頭 (不添加) à 健康。<br />
>所以每天吃麵包的人,要少吃了!! 否則容易得癌症。( 敬請烘焙業者見諒! )<br />
<br />
>麵粉是粗食,不容易消化,血醣慢慢的上升,腎臟沒有負擔。<br />
<br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325/17/w0oe.html<br />
前一陣子的新聞…<br />
看到這他的可信度都沒了…
上去看了那個全文跟回應後的感想;動機是良善就能唬濫??把那種錯誤內<br />
容拿來誤導人叫良善??
那篇文可以讓你踢爆超多的啦<br />
<br />
至少可以充個十來篇沒問題,期待你啦!
他的文法很糟糕…..<br />
<br />
一天到晚扶鸞扶到話都不會說了
很想跟他講一句:<br />
<br />
良善~良善~多少唬爛藉你之名為惡?<br />
<br />
充滿「唬爛」的『良善』,到底能良善出什麼玩意?
對於一個公共衛生所博士就不用太過追究了<br />
畢竟有勇氣從公衛跳到食品<br />
就該給他拍手鼓掌了<br />
<br />
但是還是要把他切成九十段一日一鞭!!<br />
沒人說食品是一個很危險的領域嗎?
版主回覆:(10/20/2008 11:07:54 AM)
還是公共行政轉公共衛生唷~XD
話說那個胺基乙酸<br />
寫一下化學式之後<br />
NH2-CH2-COOH<br />
這個東西似乎叫做胺基乙酸<br />
<br />
仔細看看這個胺基乙酸<br />
他在生物的必須胺基酸裡稱做甘胺酸<br />
危機指出<br />
甘胺酸可以在人體自行合成<br />
所以??<br />
人體會自行合成這種缺德的胺基酸(抱頭)<br />
希望蕭大博士不要因此打死自己<br />
<br />
我論這段可以挑戰明化合物氧化氫
,是因為蛋白質吃太多,血液血變成酸性<br />
這個論點就很可笑<br />
血液的ph值是穩定的
此文寫的不錯<br />
在超亂的年代(政治,商人..每個人為自己的利益在打殺)<br />
還有人發表良心文章…不錯丫<br />
PS:至少前小段是對的<br />
————————————<br />
醫師不會告訴你的保健訊息<br />
吃食物、不要吃食品! <br />
蕭堯 博士 主講<br />
『未加工的叫食物,加工的叫食品』<br />
親愛的朋友們:<br />
這篇文章內容若有造成您的商業利益 敬請見諒!<br />
本文章是一個究竟的觀點,很有未來性、很仔細、清楚地告訴讀者,常見的食品中<br />
成份,幫助讀者建立清楚、健康飲食的觀念,非常助益極度期望健康重建的朋友<br />
們,建議您們務必細讀。雖說藥食同源,吃錯了! 也百病緣於食物,但願我們都有<br />
健康的身體。<br />
<br />
吃食物、不要吃食品<br />
你知道嗎? 現在有少數部份廚師做菜好吃,但是不太道德。在外面吃多了,會提早<br />
落葉歸根。<br />
以下的資訊,告訴你為什麼許多人容易得癌。<br />
本文您若用心細讀過後,一定會對你的飲食習慣,形成健康生活的人態度
這邊要注意的是:澱粉的水解『必須要有澱粉分解酶存在』,而且麵粉主要除了<br />
蛋白質之外,其餘的成分有不少是小麥澱粉,而太白粉主要成分為馬鈴薯澱粉。<br />
<br />
這兩種澱粉有什麼不一樣?小麥澱粉的支鍊澱粉含量比馬鈴薯澱粉中的支鍊澱粉<br />
含量要高,而『支鍊澱粉的水解速率』比『直鏈澱粉的水解速率』要高!<br />
<br />
<br />
可是營養學書上說馬鈴薯的升糖指數比麥高多了,所以血醣迅速上升並沒有錯誤<br />
呀?! 到底什麼才對?
版主回覆:(04/05/2008 02:24:18 PM)
升糖指數(GI)也和食品的形式有關。
例如同樣是小麥,小麥和麵粉的GI就不一樣。
這是因為磨成麵粉比小麥更好消化的緣故。
所以拿馬鈴薯和小麥比麵粉還是太白粉GI高是沒意義的。
稍微查了麵粉跟太白粉的升糖指數,發現數值也是眾說紛紜。<br />
<br />
太白粉的值在60左右,但麵粉從45~74都有,這樣說起來,麵粉確實並非<br />
絕對比太白粉更不容易使血醣上升。<br />
<br />
馬鈴薯的升糖指數倒是明顯比小麥要高,這部份我倒真的不太清楚了….
該篇文章或許論理基礎不足,而且謬誤不少,但是老實說,您的文章也具有類似的毛病,我只能說每個人都有各自立場跟學問程度。話說回來,即便跟著他文章進行飲食習慣的控制,尚無不妥之處,如果嚇嚇人可以讓人更懂得自我保養,也是美事一件。
樓上:
這跟所謂「勸善黨」的理念一樣……但我想,站長的理念是:假即惡。
總之跟那群用什麼天堂、地獄、審判、輪迴、業障之類鬼東西唬爛「嚇嚇人」的貨色沒兩樣。坦白說我一直在想,這算不算恐嚇罪……
>#14
因為若用這種不真的方式來勸善的話,統治者可能就會用類似的方式愚民,進而破壞民主政治的根基,而達成專制的目的?
版主回覆:(11/13/2008 04:52:09 AM)
即使是真實,我們也只可以用一個宣稱虛假的虛假來達成它,卻不能用一個宣稱真實的虛假來達成它,前者叫做寓言,後者叫做詐欺。
同樣是愚民的手段,有什麼分別嗎?不是統治者就不算愚民了?讓人無知、讓人蠢、讓人無法分辨是非,這些本身就是在破壞,並不在你「愚的方向」是什麼。
「為了不讓統治者欺騙百姓,所以我們要搶先欺騙百姓」這是什麼鬼道理?
>mocear
可見要用假的東西來教育人民真正的道理,就必須讓人知道那故事本身是假的,不然就是詐欺?
版主回覆:(10/29/2011 03:36:12 AM)
應該說是「後果有差」
用「擺明說是假的」的虛假的話,那麼即使有人跳出來喊那是豪洨的,也沒差
用「說是真的」的虛假,如果被踢爆那是豪洨的,那麼你想傳達的東西就會跟著變成豪洨
真有人"耗罷熊迎"老在製造唬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