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了一堆阿扁老馬的文章,不過現在要講的是比這群政客更重要的東西,就是環境。
「淡北快速道路」是台北縣搞出來的花樣,淡水可以算是觀光區,因此淡水人對於這條破壞景觀的道路會反對也是正常的,畢竟要搞觀光的地方,卻把重要的景觀用水泥高架橋毀掉,這種蠢事除了政客以外,普通人可不會做。
這裡有淡北快速道路的3D示意圖,出處是「反淡北道路聯盟」,苦勞網、台灣綠黨、台灣立報也有相關文件。
之前有人在本BLOG提到漫畫「美味大挑戰」,除了鯨魚這方面和普通環保團體觀點不同之外(我知道他希望捕鯨,我認為鯨魚數量如果真的夠多,抓來吃也沒關係),它還是提到不少環保議題的。
例如其中的石垣島機場,就和這個快速道路有類似的地方,石垣島吸引遊客的東西是什麼?是美麗的風光、沖繩的特殊文化,為了蓋「觀光」機場和旅館,把這些吸引人們來到沖繩的特色消滅,在美味大挑戰中,稱此為「想自殺卻又想長壽的蠢蛋」。
淡北快速道路也和這一樣,人們前往淡水無非是為了海景、紅樹林、淡水老街文化,但蓋了這條路,毀了海景和紅樹林(紅樹林在高架道路下面是活不成的),大量的車流與莫名其妙的建築開發案除了毀掉老街文化之外,也毀掉海洋生命賴以維生的潮間帶,漁民只能打到垃圾也還罷了(反正台灣歷代政府沒一個重視海洋的),蔚藍的海景在失去潮間帶生物的淨化之下變成污濁發臭的髒海…
(潮間帶生物群具有淨化水質的效果,紅樹林效果更加顯著)
這種情況下,倒是很懷疑有誰還想到淡水來看看「污濁的空氣、醜陋的海景、 亂七八糟的交通、官商勾結的政府」長什麼樣子。
而且…就我搜尋的結果,台北縣的推案銷售情況糟糕無比,蓋了一堆房子才賣出三成,在這種情況下,真要問一句:
蓋那麼多做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的職責應該是想辦法降低空屋率,增加空屋賣出量,而不是蓋更多空屋和莫名其妙的道路來破壞環境啊!
哈哈哈<br />
畢竟,所謂的〝官〞啊<br />
從來就不是以〝民〞的觀點去看事情的XD
版主下次可以踢一篇三峽造鎮計畫…….<br />
敝人是受害者….
台東的杉源海灘也是<br />
<br />
本來是吸引外地遊客休閒玩水的好地方,當地人也會去那裡。<br />
<br />
但奇怪的是地方政府竟然包出去蓋飯店,還用違法的方式讓開發案通過。<br />
公有海灘變成飯店獨享(好啦,我知道蓋好以後海灘會開放,不過問題是<br />
非飯店住戶還會去嗎)
版主回覆:(11/17/2008 01:02:58 PM)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127
更大的問題在於蓋好之後海灘搞不好也掛了…= =
版主是中部人吧 不太瞭解三峽的狀況<br />
<br />
當初我記得沒做的話 三峽是號稱五分鐘到台北的建商廣告<br />
我那時候有稍微研究了一下<br />
認為三峽的問題在於建案量太大 要靠高速公路來到台北的話<br />
"一定會塞車"<br />
這個經驗法則是從新店得來的 新店跟三峽還滿像的 都是山多平地少的地方<br />
出入口少 建案又很多 集合在一起 就是一場塞車的災難<br />
再來當年的三峽都市機能並不強大 最後上班太遠<br />
如果土城板橋中和能夠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 那麼三峽是可以考律的<br />
不過鴻海都裁員了 更何況土城還是有空屋 工作機會也沒台北市多<br />
三峽離台北市實在是太遙遠了…<br />
三峽最大的"騙局"是台北大學 其實也真的有臺北大學啦 只是效益上沒那<br />
麼強大<br />
其中廣告最大的 應該是遠雄集團的 大學XX建案<br />
強者我朋友買在哪兒….整體上來說都還不錯啦 但真的離台北有距離<br />
如果你上班有二高交流道下來 倒也還OK但是如果是在沒有交流道的地方<br />
那真的回家的路漫漫長阿<br />
大三峽造鎮計畫 跟台面上的建商不斷的在水果報 或者其他報紙上大作文章<br />
有很大的關係 不斷的規劃未來的遠景吸引大家去那麼偏遠的地方買房子<br />
不斷的發廣告 在電視上報紙上夾報內統統都是 而且越賣越貴 且是區域<br />
中最貴的<br />
全三峽建案裡最貴的莫過於遠雄集團 <br />
可是交通的規劃上真的都還在規劃中 更何況三峽還有土城 鶯歌 這兩個對手<br />
替代道路真的不是普通的替代道路 我為了避開壅塞的路段走了政府規劃<br />
的替代道路<br />
真的不是普通的遙遠 還會走到鄉間小路這種大台北地區難得一見的道路景觀<br />
樓上在三峽套牢的 如果是投資客 那麼現在應該是套牢的狀態吧<br />
強者另一個我朋友 也是如此 不過他比較早賣 所以小賺一點 去年就賣了<br />
賣得原因是他老婆同時背房貸跟房租 他們在萬華工作 不可能去三峽住來<br />
萬華上班<br />
所以只好賣了
蘇花高呢?<br />
<br />
態度會不會變太快
版主回覆:(11/16/2008 01:14:46 AM)
我也不支持「蘇花高」,我支持的是「替代道路」。
請看文:
http://www.wretch.cc/blog/mocear/20863874
而且就算我不住淡水,我也知道淡水的路不會年年掉石頭下來砸死人。
像這個我就認為surrotw說的什麼隧道比高架橋好多了。
用對環境傷害最小的方法,達成紓解打結交通或改善不安全交通的目的,這就是比例原則的應用。
>蘇花高<br />
蘇花高沒有捷運等替代方式 北捷不會有旅行社與黃牛買斷票<br />
但是花東火車會<br />
<br />
藍色公路也要看浪頭 風浪太大不能出還<br />
更何況淡水只是塞車又不會斷路<br />
蘇花公路可是會中斷的 淡水塞車不會死人 蘇花公路會有落石傷人<br />
更何況 淡水塞車只是一小路 蘇花牽涉的不只一小段<br />
兩個不同的東西可以拿來類比 真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