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流和鄉民簡單的大腦所想的不一樣,是人類工程方法所無法抵擋的力量,但除了土石流之外,人類也漸漸發現,很多自然力都是惹不起的,因此學者會提出「還地於水」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英國和荷蘭這些國家也開始把土地還給大海或者河川了)
台
灣幾十年來的發展,不斷擠壓河川的行水區,但大部分的人都沒有任何警覺,因為台灣的河流豐水期與枯水期水量相差極大,若以豐水期的河川寬度為基準,等到枯
水期的時候就會露出一大片寬闊得驚人的「河川地」,對摳門的台灣人而言不利用似乎很可惜,因此就有不少人拿來種田、停車、蓋房子…
但即使是以豐水期為行水區的標準,這樣的行水區對於「洪水」也是大大不夠的。
我自己的阿祖據說在北港溪旁有幾甲的土地,但在八七水災之後,北港溪劃定行水區蓋河堤,把我阿祖的土地通通算進河川地,於是這片土地變成了沒有什麼價值的「溪沙埔」。雖然如此,但每想到某幾次颱風來北港溪水幾乎和堤防一樣高,就會覺得阿祖的土地換來的是讓他的子孫不用泡在溪水裡面,有種莫名的自豪(?)。
和水管一樣,大水管可以同時容納大量的水,行水區越大,所能容納的洪水就越多,堤防所受的壓力也就會比較少,在面對土石流時也是如此--至少堤防被破壞的程度可以低一點,撐久一點。
防災和救災是不同的工作,防災進行於災害發生之前,救災進行於災害發生之後,對台灣人來說,災害發生之後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從權」的,但災害之前,免想。
這是一種短視,而這種問題也讓政府在防災的進行上遭遇很大困難,除了要面對黑白兩道的既得利益者之外,連為了拯救而進行此工作的人民都不支持,政治人物又怎可能幹這種既沒有票、又得罪四方兄弟的蠢事呢?
於是大部分政客當然會抱持著「死人不會抱怨」的心態,討好這些不知道自己時時活在死亡邊緣的活人。
何必呢?你得罪一大堆人,斷了自己的政治生命(甚至真的丟了老命),被你拯救的那群人卻照三餐叫你早早去死,就算是媽祖林默娘搞不好也會滿肚子不爽,何況人?
所以,國土重劃、防災云云,大概永遠只是學者的建議,在大災難之後(如現在)拿出來玩玩而已。
講了一大堆讓人無比絕望的東西之後,如果還是要防災,該怎麼做?我們就來看看,防災的烏鴉是多麼的黑,聲音有多難聽。
對海洋與整條河川的「還地於水」,代表必須擴大行水區,也就是把現有的房子土地劃入,台北縣光是個溪洲部落就搞不定,又要怎麼要求更多的人把土地讓給河川?
尤其是山上那些常常土石流警戒的地方,很多人的家業都在那邊,他們自己無法在其他地方謀生,因此政府也很難把他們「勸」下山,但看他們住在那邊,肚子裡面卻又很想對他們說:比起住在那種地方,住在貓空纜車上都比較安全。
但又能怎樣呢?台灣人愛開發,勸、或輔導走一批,還會有下一批,還地於水在山上的難度高得無與倫比。
勉強可行的方法是,先嚴格限制行水區違建,然後劃定更寬廣的「預定」行水區,當遇到災難毀損的時候,馬上強制徵收該土地成為河川地,禁止重建,或許經過一二十年後,就能慢慢將預定行水區蠶食出來。
當然,海堤也是如此。
相較於山地,平地沿海常有水患的地區,原因大多是地層下陷,是超抽地下水造成的問題,例如布袋東石、口湖等地,這次淹水的林邊鄉也是地層嚴重下陷區域,淹水已經是例行公事了(只是這次原因是河堤潰決而不是海水倒灌),所以停止抽取地下水是當務之急。
(至於自然湧泉當然不是「抽取」出來的)
農業、工業和養殖漁業都會抽取地下水,工業方面可以靠取締,農業可以靠農田水利會,不過農田水利會的溝渠很多都是明溝,在某些地方根本就被當成水溝在用,農民大概也不敢用那種黑污污的水來灌溉。
因此建議農田水利會應該改用「明管」(露出地面的管線)來輸送農業用水,由明管送水,由明溝排水,這樣可以節省送水時的污染與浪費,出問題時修理也比較快。
明管還有一個優點是明溝比不上的,那就是只要加蓋加壓站,就可以供應高處用水了。
而漁業,一般被認為是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的主因,因為大部分下陷地區都是養殖漁業興盛的地方,而不是農業或工業地區。
築地魚河岸三代目裡面其實講到一個解決方法,就是在第二十集「河豚藏在深山裡」出現的「環境保成型育成系統」,這是一種封閉循環式養殖,這種養殖方式台灣其實也已經有了,叫做「超集約循環水養殖系統」,因為可以循環用水,所以養殖每條魚所使用的水量大幅減少。
但問題是這種養殖方法成本比較高,而且初期投資需要大量資金,雖然隨著野生漁獲減少,養殖漁獲的價格會上升,因此使用這種方法的誘因可能會變高,但昂貴的投資資金也不是每個普通養殖漁戶都負擔得起的。
這點,如果政府能輔導鼓勵「合資」,就能降低資金門檻,同時數個養殖戶統合為一,也可以進一步再減少室內養殖所需的資源(例如電力和水)。
每當洪水淹沒這些沿海地區時,漁塭中的養殖魚就會被沖走,這時候又突顯了室內養殖的一大優點,漁塭是個平地上的坑,但室內養殖場是個建築物,建築物的地基當然可以蓋得比較高,大幅減少水患時漁獲的損失。
當然,這每一樣都很花錢,但不做,就是水繼續淹、土石流繼續流,高山流成平地,台灣面積大一倍……..
最近看到文章 每當淹水地層下陷 養殖業第一個被指責 但工業用水更嚇人
明管管很大 之前桃園限水
有用過 好像王鐘愉還誰說
沒焊接好漏水也是大水災
焊接還要用X光檢查…
會不會有這些疑慮 我完全不懂這些
最後一句是某已故藝人的相聲橋段XD
鄉民大概認為游繁結一定是網軍 護航
學者:任何國家遇88水災 都會手足無措
http://tw.nextmedia.com/rnews/article/ArtID/51568/IssueID/20090819/SecID/102
>最近看到文章 每當淹水地層下陷 養殖業第一個被指責 但工業用水更嚇人
工業用水雖然用量驚人(半導體配槽、水洗用最多),但是有導電度或純度要求,作純水要有穩定便宜易取得的水源,要找到地下水層挖井取水、不管是取水還是純化都很費工,所以都是從自來水開始作,只有少數大廠有能力自製純水自用,其他還是以專業處理場生產的純水為主。
養殖用地下水是因為自來水的餘氯傷害魚蝦,不是每個養殖池附近都有乾淨穩定的地表水經過,用的淡水只要沒工業污染就行,閣下認為台灣平地上有哪幾條河沒工業污染、只要煮開就能喝的?
剛好還沒離開才能回應
不知樓上問我這些幹嘛? 我不是這方面專業 只是提出資訊而已
也算幸運google一下就有 我印象是報紙上看到的
而且絕不是在立報上看到(這報紙要找還很難)
為何網路上是在立報看到? 我也不知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2880
"以國光石化和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為例,因中部水資源吃緊,目前彰化每日26噸民生用水中,近20萬噸是抽地下水而來;未來中科四期用水每日將需27萬噸、國光石化則需40萬噸,國光石化所在又是嚴重地層下陷區,環保團體擔心,災害隨颱風路徑而生,「萬一哪一天颱風到彰化,怎麼辦?」"
或對或錯 跟我無關我也不懂
你去找他們理論去
先把民生用水跟工業用水混在一起,再把現在抽地下水跟
根本還沒蓋好的東西混在一起,最後加上颱風來工業規劃
區一定會造成災害的結論…
版主回覆:(09/22/2010 12:53:57 AM)
如果自來水源是地下水體,那工業區用(自來)水變多當然也會讓地下水體的負荷變重。
據說阿扁.水牛時代有規劃平地水庫,兼蓄水和滯洪功能,不知道蓋得怎樣了…
我總覺得,如果山地濫墾的狀況沒改善,過幾年臺灣的土地面積沒準會多出幾平方公里
幹嘛不呢,你看新開部落那個新生的精美沖積扇
這邊一個那邊一個,過個幾年沙子大抵就夠飄到海邊多他幾平方公里的海埔新生地
這樣說起來,搞不好會因為山坡地濫墾濫建而跟大陸統一?(誤)
八八水災/過失殺人?小林村臨難 邱毅爆:高縣府遊澎湖
http://www.nownews.com/2009/08/20/11490-2494516.htm
邱毅要官員在颱風天坐飛機回來 真是辛苦邱毅了
對法律的認知…. 有點覺得難怪爆料人一堆就他去"深造"
手癢
在版主撲浪看到這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22/5/1plvs.html
把一些有趣的引用出來:
"聯合早報駐台北特派員沈澤瑋今天在「自由席」專欄上,以「有些事,在家裡做就好」為題撰寫專文,談到台灣風災的主戰場本週從南部換到了北部,台北大都會傳來一連串匪夷所思的訊息,包括行政院長劉兆玄在風災期間去染髮、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在88父親節當天陪岳父吃蕃薯
粥、第一個為風災提出辭呈的,竟是和在前線救災沒有直接關係的外交部政務次長夏立言,台灣真是怪事連連。"
…………
"文章說,台灣輿論對官員的道德要求,不是一般的嚴苛,顯然民眾認為政府應當大禹治水,高官卻認為照平日的生活模式生活沒什麼不妥,官民之間思維落差甚大。似乎是上世紀的官僚腦袋,跟不上新世紀民間和媒體的要求。他們更忘了自己活在強勢媒體和在野黨緊盯的政治狀態中。"
不過我認為活在上個世紀的不是官員而是人民
不懂者請看康熙傳奇 台灣人民整天跟中國切割 腦袋裝的卻是
上個世紀中國產物 神跡呀
"文章認為,馬總統不懂得勘災的溝通和表演藝術"
馬不會做秀啦
版主回覆:(08/20/2009 02:39:35 AM)
台灣人還在認為總統=皇帝的狀態
要他們知道什麼東西叫做分權設職…
沒辦法…..- –
版主撲浪看到的
" 我是您的忠實讀者,每一篇我都有看過,我也幾乎都贊成!就如同我大推這噗的開頭主文:"中華民國總統不好當"。我不是要來亂或者來戰。 "
最後一句很有趣的邏輯
版主還是先寫七兵器吧 有些小事不要花力氣在上面
畢竟忠實讀者可不只一位
看完噗 感覺… 算了
包裝也要包完整一點
確實行政團隊做的很爛
地方政府的行政團隊到底在幹麻
也許先來一篇88水災地方政府的作為 何如?
版主回覆:(08/22/2009 12:40:13 PM)
衛星電話連絡上的消息我倒是找不到…
http://news.pchome.com.tw/living/tvbs/20090817/index-12505078263858239009.html 列印│ 推薦│
〈獨家〉扯!衛星電話藏桌下 沒人會用怎救命
引用:
"
其中災情嚴重的高雄縣甲仙鄉所配發的衛星電話,在傳出災情、通訊都已經中斷時,才翻箱倒櫃的被找出來,但這時卻又發現,說明書竟然是英文的,看不懂,也沒人會操作,用來救命的通訊器材,突顯地方政府的防災準備,形同虛設。
TVBS記者李佳欣:「緊急衛星電話應該是甲仙鄉,當時對外連絡方式,不過颱風當天這個衛星電話,居然還放在袋子裡頭。」
當地鄉民說,7日下午4點,颱風陸上警報發布,甲仙鄉公所應該要安裝衛星電話,結果一直到8日早上通訊完全中斷,晚上才裝,不止延誤1天,要安裝時翻箱倒櫃,找到這支中央提供的衛星電話,鄉公所承辦卻不會裝,找消防隊協助,2小時才裝好。
甲仙鄉民政課長卓加忠:「可能我們那個承辦,年紀比較大,可能有一些電腦方面,有一點稍微不會。」"
買英文的 馬冏都不用負責嗎………….
氣!國軍抽光仁村污水 灌流到光林村
http://news.pchome.com.tw/living/tvbs/20090823/index-12510020454669439009.html
國軍天兵 馬冏不該負責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198445&p=1
http://www.plurk.com/p/1s0csq
這就該叫總統負責了 不在此時民氣可用情形下
還待何時
"馬總統不懂得勘災的溝通和表演藝術"
那麼可以去跟蔡同榮學表演藝術:
—————–
葉菊蘭和蔡同榮
2007.10.01 傅雲欽
葉菊蘭在民進黨的黨代表大會上,為「正常國家決議文」的「共識版」說了一大堆,簡言之,就是「游錫堃的版本雖然正確,但是為了勝選,不能採用游錫堃的版本。」她的種政客投機的行徑,可說丟盡其亡夫鄭南榕的臉。
本來就不屑加入民進黨的鄭南榕,如果還活著,在「共識版」和「游版」之間,他不可能站在「共識版」那一邊。
車臣的建國烈士死後,有「黑寡婦」揹炸彈,繼承亡夫遺志,前仆後繼。台灣建國烈士鄭南榕死後,他的遺孀葉菊蘭竟然戴著鄭南榕的光環,混進鄭南榕所要推翻的外來政權體制內,吃香喝辣,樂不思「獨」。
鄭南榕為了爭取言論自由,爭取台灣獨立而犧牲。但多年來,每年舉行紀念鄭南榕的儀式時,葉菊蘭都只說鄭南榕為了爭取言論自由而犧牲,絕口不提鄭南榕為了爭取台灣獨立而犧牲。
現在,為了謝長廷的勝選,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葉菊蘭竟不惜放棄對理想的堅持,連在他們民進黨的決議文中寫上「國號正名為台灣」都不敢。不敢做,就應閃一邊,默不作聲。但她居然又忝不知恥地頂著鄭南榕的光環,上台為「共識版」辯護。真是丟盡天下烈士寡婦的臉。
蔡同榮這個老台獨,已經七老八十了,還去割雙眼皮,還和馬英九一樣,赤身露體地秀他的身材。他是藝人還是政客,讓人搞不清楚。
蔡同榮一向提倡公民投票。1999年,為了公投入憲,他模仿以前北愛共和軍的無限期絕食抗議之例,也發動無限期的絕食抗議行動。人家北愛共和軍的無限期絕食抗議,雖然訴求沒有完全成功,但也餓死十來個同志,其中一個是國會議員。
蔡同榮等人無限期絕食抗議的結果,公投沒入憲,也沒餓死半個人。原來,他所謂無限期絕食抗議也是一場秀,騙人的。絕食不到幾天,就草草收場,重新吃香喝辣起來。
北愛的獨立運動過程中,有國會議員因絕食而死。台灣的國會議員如蔡同榮之流卻是以絕食當秀場,難怪台獨前途茫茫。
前幾年,公投法在立法院審議時,蔡同榮本來也提出自己的版本,規定得相當辛辣,好像台灣獨立建國的法寶一樣。但是,俗語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不,應該說「政治是妥協的表演藝術」。蔡同榮的公投法版本只是一種姿態,表演藝術的姿態而已。在立法院審議時,他的版本兩三下就被「藝術」掉了。最後,連蔡同榮自己都沒投票支持自己的版本。結果,制定出來的公投法,被稱為「鳥籠公投法」。
對於這次民進黨的「正常國家決議文」,蔡同榮本來是支持「游版」的,以示他的「獨」性。但最後以舉手表決時,他沒有對「游版」舉手。顯然,他又服膺「政治是妥協的表演藝術」的原則,西瓜靠大邊了。
蔡同榮臨陣抽腿的作風,讓人想起幾十年前在美國發生的黃文雄、鄭自財刺蔣案。聽說身為台獨聯盟幹部的他,當時也約好也要到槍擊現場。但他這位老兄在黃文雄、鄭自財刺蔣時,卻不在場。事後,人家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他有開車去,但一直找不到停車位,以致錯過時間。
這次他沒對「游版」決議文舉手,可能是一時重聽或恍神,沒注意而錯過了。
台灣獨立建國如果要靠葉菊蘭、蔡同榮這批人,我看免了,不如外包給車臣的黑寡婦或北愛共和軍來做好了。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1954319/IssueID/20090919
愚蠢的年代(陳文茜)
陳文茜寫的不錯 可是忽略了科學的極限 天氣不可測
台灣要花大錢買電腦 能有多大效用 天曉得
人人都會扯蝴蝶效應 卻不知道這玩意就是從氣象學來的
美國在小布希時代反對京都議定書 也不是全然美帝發作 有科學後盾的
反對黨高爾跟著唱反調 數據選取好像頗有問題
總之該做還是要做 只是東嚇一下 西嚇一下 會比素食救宇宙來的高明嗎?
they we 之間
http://annpo.pixnet.net/blog/post/24165915
有時候真的不需要再文字上作發酵 不用they用me嗎?
時間過去了 會互砍的還是互砍 悲哀呀
——
這是版主鋪浪中任韋台肯的文章
http://annpo.pixnet.net/blog/post/24203792
版主回覆:(08/23/2009 04:22:11 AM)
雙重標準的是~
阿扁八年當中用上他、你這種人稱的發言也不算少,但這時候卻從未見過有哪個人出來宣稱阿扁發言怎樣怎樣。
這種抓語病的症狀在老馬選上之後已經越來越病入膏肓,說「先生」也被譙(不然要叫「太太」?)、說「您」也被譙(那要說「他」?),連憲法增修寫著的自由地區都可以生出個賣台灣的「區長」來(那阿扁區長賣了幾坪台灣?)。
這樣的症狀繼續嚴重下去,民進黨就等著被遺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