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菸文章中的回應中提到海上牧羊人
其實我是比較同情牧羊人的作法
因為日本人實在是太機掰了!!不吃鯨魚還有鮪魚或其他替代的肉品可以吃,捕鯨船也可以有其他的利用
我不認為完全禁止對鯨魚的獵殺是對的,現有的條件限制是算妥協下的產物,雖不滿意但可接受
但是機掰的日本人用行賄的方式意圖讓商業捕鯨能夠恢復正常,這就很機掰了
我在海豹獵人的論點上看到了環保與生存的兩難,完全禁絕是使得海豹獵人在社會上沒有生存的可能
但是商業捕鯨不是,他並不是生存的必要性,或者是儀式的必要性,例如印第安捕鯨問題
只是為了滿足大量的商業利益造成的結果,日本人並沒有提出任何數據可以證明他們的”鯨魚過多論”
日本人:兩萬頭很多了…實際上最大的數量曾經為24萬頭
不過用干擾捕鯨船的方式去對付日本實在是不太明智,合理的方式應該是其他管道進行,因為針對船員
並不是正確的,人家也只是混口飯吃,要讓日本民眾支持反捕鯨運動才是合理的
印地安捕鯨問題一直是保育團體跟商業捕鯨團體的一個爭論據點,倒楣的印地安人捕鯨千年都沒有發生過
鯨魚絕種的問題,卻要因為商業捕鯨造成的問題而被迫放棄傳統,恢復傳統又導致商業捕鯨團體有藉口要求
放寬捕鯨規則,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兩難,因為自己的儀式被當作攻擊的武器(日本人:我有大量捕鯨的歷史!!!)
台灣也有類似的問題,就是原住民的獵猴儀式現在只剩下草扎猴,但是台灣的動保團體寧可看著猴子大鬧果園
也不願讓那些讓農民損失的死猴子交給原住民當猴祭使用,我到是希望那些原住民獵人用傳統的方式替農民
除猴,一方面除害,另一方面可以維持傳統儀式,一舉兩得
台灣對於生態的觀念和研究都還很落後。
歐美系國家在保育有成後有些已經開放有限度狩獵以免野生動物數量暴增,日本雖然在捕鯨問題上和國際輿論對立,但在近海漁業資源實施保育有成,在全球漁業資源枯竭的趨勢下仍然可以穩定供應海產。
相較之下台灣對於保育類動物的作法卻是就算有暴增的趨勢,或是人工養殖已經成功也不敢開放獵殺或食用。主因大概是害怕一旦開放會不會突然造成滅絕或遭受國際輿論譴責,結果卻限制了商業資金的注入,使相關研究更加止步不前。
我國動保團體只是半調子,真的要他們拿出方法可是癡人說夢,絕對不會有像美國動保團體為了狼群復育去募款給農民當作賠償,雖然不夠但是有誠意,台灣的動保只會讓農民損失而怪政府不補助,要不然就是恐嚇或攻擊與自己不同立場的人,不然就是勒索無知的領養飼主,以教育之名行勒索之時
讓我覺得在台灣搞社會運動的,如果他沒什麼社經地位大部分都還算好人,社經地位越高的人搞出來的社會運動就越令人咬牙切齒,不屑與其同往來,仗義每多屠狗輩,這句話還真的有幾分道理
以往的環保思考方向是全面盡絕人為的開發,認為這樣才能保護自然
但那樣想的話,結論就是要把人類殺光,才是保護自然的根本之道
如今的環保思考偏向「人」與「自然」的永續發展,
日本的確沒有捕鯨的必要性,但現代人的消費需求不都是被創造出來的,有哪些是真正的「必要消費」,這點打開鞋櫃或衣櫃就可以發現。
一樣商品若沒有消費需求就不會有生產動機,有本事就讓全世界的人都不要購買鯨魚相關商品,否則捕鯨業還會持續下去。
印第安捕鯨難度除了恢復傳統儀式性意義,就沒有實質上的經濟作用嗎?日本商業捕鯨應該和印地安捕鯨一樣,被限制在一定的數量與類型內,例如哪些鯨魚或什麼重量以下的鯨魚不能捕,以確保鯨魚物種的永續生存。相關數據環保團體應該提出來,否則不應為難只是在海上討生存的漁夫們的生計,捕鯨業者也有工作與生存的權利。
版主回覆:(05/25/2013 04:57:57 AM)
之前因為鯨魚肉被拿去做成狗罐頭才冒出個新聞來…
日本吃鯨魚有文化意義(300年吃「素」),但是實際上鯨魚真能拿來和肉比較美味程度的部份似乎不多…
對日本的年輕人來說,鯨肉幾乎沒什麼吸引力--相較於供應已經相當豐富的豬牛肉來說。
鯨魚拿來賞,搞不好還比較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