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以成系列了呢…
先來個原文,至於是哪來的就不提了,反正去了沒好處。
==============
很多人知道已經很多年沒再運核廢料去蘭嶼了,但卻不知道台電把核廢料運去了那裡?你知道嗎?
他們現在將中低階核廢料採取燒卻的方法,透過愚蠢的燃燒方式(核輻射再高溫也不會被消滅),讓這些核輻射成為氣體,隨著高溫飄散到全台灣各地,隨著空氣進入你我的身體,成為體內的癌症病原放射體。
這就是台灣人癌症罹患率會這麼高的的主因之一,台電每天無時無刻在殺害我們,但從來沒人跟我們說。所以,我們更堅決要求~「台灣一定要廢核」~我們別無選擇。
==============
首先台電(其實不只)運到蘭嶼去的所謂核廢料是低階核廢料,簡單說就是些衣服褲子手套之類曾經沾染或碰觸過核物質的東西。
至於高階核廢料、也就是用過的燃料棒,至今還放在各核電廠的冷卻水池裡面,放在水中是為了除掉餘熱,因為即使拿出來了,裡頭剩下或被製造出來的放射性物質還是會繼續自動衰變產生熱量,不過有些泡超過五年的實際上早就可以撈起來放別處了(也就是所謂的乾式儲存)。
因為低階核廢料就是些嚴格看守很浪費錢(含有的輻射物質很少),又不能隨便亂丟(因為還是有輻射物質)的貨色,所以一般是灌水泥裝在鐵筒固化堆起來,在蘭嶼1996年停止接收之後,核電廠的低階核廢料就是各自擺在自家倉庫裡。
上圖是核三廠的倉庫,那些黃色的鐵桶就是低階核廢料,紅色的是起重機,當然是「人」駕駛的。
2013.08.20一增:
昨天看到有人指正上圖,那個紅色的起重機是遠端控制的(簡單說就是遙控的),前頭之所以會寫人駕駛的是因為之前看到一張類似的圖,裡頭就是人駕駛起重機,不過現在找不到圖了,倒是找到另一張:
這是蘭嶼檢整核廢料,黃色桶子就是低階核廢料桶。
也因為實在太佔空間,所以後來才出現了減容技術(PWRHEST,壓水式濃縮廢液高減容固化技術),於1998年率先由核三廠採用。
這個技術可以讓原本六桶低階核廢料變成一桶,因為相當好用所以之後甚至賣到外國去,比如說2003年和日立簽約授權給日本敦賀核電廠使用。
能夠「出國比賽」的技術為什麼被講得好像蠢到極點?
很簡單,因為他們直接了當的無視了「技術」的存在,正所謂「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所有的高技術工作無視掉內裡的技術之後,出一張嘴就簡單到連白痴都會做。
比如說心臟移植,無視技術之後也不過就是切開人體、割掉舊心臟、放進新心臟、縫起來,可是殺豬的和裁縫湊合起來心臟移植手術絕對只會死人不會醫人。
正因為無視了技術,才會出現那種好像可以一邊減容一邊烤蕃薯的奇景,實際上減容是為了燒掉可以燒掉的部份,比如說以碳氫氧硫等構成的衣物和塑膠,至於輻射物質鈾、鈽、釷等等則不會被燒掉,而是會留在灰燼和過濾裝置當中。
監測有沒有外洩也很簡單,在煙囪頂上裝輻射監測器,一旦噴出輻射物質立刻就會被發現。
某些反核反得莫名其妙的傢伙都有個共同的盲點,如果輻射物質能燒成氣體四處飄散--順便一說,「輻射」是能量,不會變成氣體--那麼第一個變成哥吉拉的絕對是核電廠的員工,台電員工不會比較抗輻射,也不會為了那點薪水就自願成為哥吉拉,他們也是很怕死的。
最後是台灣癌症罹患率的問題,如果照該宣稱的說法,台灣癌症最多的應該是肺癌,因為常人都是用肺呼吸,氣體狀的輻射物質要侵入人體第一個就是呼吸道,接著才是上消化道,但是實際上台灣癌症罹患率最高的是「大腸癌」(接著是肝癌、肺癌、乳癌),難道…
台灣人是用屁眼呼吸嗎????
(舉手) 請問站主! 受到輻射沾染的有機物質中,會不會有些碳、氫、氧、氮原子被放射線給激發也變成具有放射性呢? 亦或是這些被動被激發的原子衰減的極快,一離開放射源其放射性很快就會自動消失了?
就跟你說了輻射不會外洩嘛
如果有的話煙囪上的偵測器會發現
而且因為原本低階核廢料的輻射量就已經很低,要再第二次製造出其他同位素到相當的量是相當困難的。
應該是根本不強的原因,有機物最多的就是碳,碳14多到根本不用特別去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