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文後花園心態裡面
http://mocear.wordpress.com/2010/11/03/%E5%BE%8C%E8%8A%B1%E5%9C%92%E5%BF%83%E6%85%8B/
已經些許提到這群所謂左派人士的心態,在台灣左派人士是稀奇少有,大部分的情況都是以下這般
在星巴克裡頭用着蘋果產品(iphone,ipad,macbook air)上網然後吹着冷氣穿外套鍵盤反核反小七 ,說著文化霸權的惡劣支持獨立書店要政府負責出錢營運,回過頭來支持 M.U.S.T反對修改著作權法但對M.U.S.T要求警廣付出高額授權金一事不聞不問,最後到美國白宮網站上聯署申援拯救海豚,順便想想等下要吃哪一間日本料理的黑鮪魚刺身
當這群錯亂的左派要反對小七,認為小七必定會殺死當地的雜貨店的時候,甚至認為現在還活著的雜貨店們都是個案(超多“個案”無視中),我笑了,笑我自己怎麼投胎跟這群價值錯亂卻活的怡然自得的人同活在一個島上?從頭到尾 ,這群所謂的文青環保愛動物反文化霸權人士其實都是不環保又吃肉與站在文化霸權同一邊 ,他門要維護的是他們的想象,想象中的美好,卻無視於真實的面貌,他門批評蔣夫人給外島原住民的房屋是一種文化霸權,卻滿不在乎的在這些外島上亂丟垃圾,享受着連鎖企業星巴克的冷氣反對連鎖企業入侵他們想象中的烏托邦,認為這些原住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必須由我來指點,最可惡的就是訴諸恐懼,恐嚇當地人說你們一定會失業 , 偏偏經濟學又不是他們的專長, 他們完全不明白服務差異化是怎麼一回事,也不了解小七的商業法則,小七的上下架是按照公司規定的產品,簡單地說,只有公司規定的東西才可以賣,而且還要看店的地點決定,墾丁大街上的小七跟竹科的小七賣的東西有差異化,而在遊憩景點的商品項目也會是以休閒食品為主,而與雜貨店的定位是不同的,雜貨店可以按照店主自己的喜好擺設,小七沒辦法,所以雜貨店可以賣小七沒有賣的東西,例如雜糧與散裝雞蛋,連鎖商店與雜貨店在這十幾二十年下來 ,已經有一個各自生存的機制,這些機制是腦包文青們無法想像的,對這世界的無知卻想指揮這個世界
文青最喜歡用文化來包裝,認為蘭嶼引進小七會毀了文化 ,頗喝
當冷氣與汽車進入蘭嶼的時候就已經改變了文化了,蘭嶼人可沒打算當阿米什人
民宿也不是蘭嶼的文化,那為何腦包文青住的那麼開心?
註解
阿米希人(Amish)是基督新教再洗禮派門諾會中的一個信徒分支(又稱亞米胥派),以拒絕汽車及電力等現代設施,過著簡樸的生活而聞名。亞米胥派起自於1693年,由Jakob Ammann所領導的瑞士與阿爾薩斯之重洗派的分裂運動;追隨Ammann的教徒便被稱為阿米希人(Amish)
這就跟不要核電又不准限電,還死命用電一樣的心態ㄟ….
穿外套吹冷氣反核正夯
是飯盒不是反核。。。
蘭嶼沒有漢語跟中文嗎?(沒去過)
站在哪一邊?
2014-07-16 財訊第455期 作者:馬世芳
近年,此間「文青」十分喜歡引用村上春樹《高牆與雞蛋》演講稿這段話:「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地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
1931年,美國肯塔基州哈蘭郡煤礦工人發起罷工,並很快升高成激烈的武裝鬥爭,雙方各有死傷,犧牲了10幾條人命。一夜,警長率眾破門闖入工會領袖Sam Reece家裡搜人,嚇壞了他的妻兒。等惡客揚長而去,Reece的妻子Florence撕下廚房牆上的月曆紙,寫下美國工運史的經典歌謠《你站在哪一邊?》:
「工人弟兄怎能忍氣吞聲?你要當工賊叛徒還是當男子漢?
別做老闆的抓耙仔,別聽他們滿嘴謊話!
我們可憐人沒有希望,除非團結組織起來!
你站在哪一邊?你站在哪一邊?
你站在哪一邊?你站在哪一邊?」
80多年來,這首歌廣為傳唱,歌詞屢經修改,融入不同時代的抗爭主題:民權運動蜂起的六○年代美國、保守黨執政的八○年代英國、乃至於大量消費帶來生態浩劫的二十一世紀,總有歌手借這首歌義憤質問:你站在哪一邊?
「大是大非」當前,很難想像有人會公然宣稱自己站在「高牆」那一邊。不過,人世畢竟不是戲台子,善惡忠奸都明明白白畫在臉上。歌頌高牆、幫忙砌磚者固然可恥;但若遇到那以為自己是世間「唯一正宗」的雞蛋,把其他人全目為「砌牆」幫凶,也是麻煩。經過這些年,我漸漸理解:在這個錯綜複雜的「共犯結構」之中,所謂敵我,所謂「好人壞人」,那條「大是大非」的界線,往往是蜿蜒曲折的虛線,而非一刀切的堅壁清野。
「你站在哪一邊?」這句話,我是在Bob Dylan 1965年的《荒蕪街》這首歌初次聽到,後來才知道他引用了這首古早的抗議歌曲之名:
「鐵達尼號在清晨啟航
每個人都在大吼:「你站在哪一邊?」」
文明時代不可一世的巨船,在破曉時分開航,卻終將葬身在闇黑的深夜。不管他們怎樣逼你選邊站,結局都是災難──Dylan可能想到了舊日民謠圈的同志:那些懷抱左翼激情的同行,無法接受他轉向搖滾、不再演唱所謂「抗議歌曲」。昔日的同志對他張牙舞爪怒吼批判、逼他表態,Dylan卻以這首歌冷冷回道:儘管吼吧鬥吧,反正我們都在這艘終將沉沒的大船上 。
年輕的我,對Dylan那兩句詞深以為然,甚至悄悄認同了那股無路可出的虛無:我以為,若革命者和敵人一樣滿嘴教條、逼人表態、動不動扣帽子,世界大概是很難變得更好。
已經好長一段時間,兩岸三地面對「中國因素」,各有各的焦慮和為難,社會氣氛頗不平靜。4月台灣才經歷50萬人上街的「太陽花」學運,7月1日的香港爭普選大遊行也集結了50多萬人。焦慮、壓力層層加疊,對立之勢愈來愈尖銳,質問「你站在哪一邊」的「義吼」遂也多了起來。
香港作家梁文道在七一遊行街頭為「香港獨立媒體網」站台募款,照片被中國「憤青」斷章取義說他「參加港獨運動」,逼得梁文道發表聲明:「一個老被香港本土派和港獨派罵作『共狗』的人,居然成了港獨支持者?」此事讓我想到去年11月,張懸在英國演出時,展開了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竟被中國網民罵成「張懸搞台獨」、叫她「滾出娛樂圈」,一樣令人啼笑皆非。
無獨有偶,「五月天」團員瑪莎開的咖啡店在「太陽花」期間貼告示聲援學運、暫停營業,圖片也被對岸網民瘋轉,紛紛大罵「五月天支持台獨」、叫他們「滾出大陸」。另一邊呢,五月天因為沒有在學運期間「公開表態支持」,遂被自家台灣「憤青」冠上「五毛天」的蔑稱,罵他們「親中、統派、拍中國馬屁」。唉,做人難啊!
不久前,香港歌手陳奕迅在網上轉發了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文章,提到「我不能、也不會否認我是中國人」,即被香港網友批為「貼文支持共產黨」,逼得他刪文了事。其實陳奕迅去年的粵語專輯《The Key》8首歌有6首事涉敏感,未通過中國審批:聽聽開場曲《主旋律》,你就知道陳奕迅不大可能是「支持共產黨的維穩歌手」:
「現在,你大業鴻圖 / 然後,我樂極迷途
再相遇,為何情仇互報?
現在,你賜予任務 / 然後,我受命如奴
再爭辯,和諧無路訴!」
詞人黃偉文為歌手李克勤填詞的新作《北京·北角》,用溫情詼諧的筆觸寫中港矛盾,也被許多人硬是解讀成「維穩歌」,逼得黃偉文強抑怒氣發文自清:「以後寫詞,會更小心斟酌作品會否被和自己相反價值觀『騎劫』(綁架)的可能性。一個人的性格氣節,是一路有跡可循的。」黃偉文6月才因為在微博公開支持港人公投爭普選,帳號慘遭查封。「憤青」的怒火,是不是根本還沒燒到高牆,就先傷了同志呢?
看看香港,想想台灣。面對那堵高牆,有人選擇焦土戰,有人選擇滲透戰。有人期待從敵人那兒爭取更多同志。也有人寧願驅逐「革命純度不足」的同志,把他們劃成敵人。
我的意見是:你要發起焦土戰、追求烈士的悲壯,悉聽尊便,卻不等於你應當用同樣標準「綁架」所有人(何況依我所見,真有膽識當烈士的委實不多,『嘴炮酸民』倒是從來不少)。光憑「不表態就是反動,不是同志就是敵人」這種思維,實在是難以撼動那道高牆的。你我身為脆弱的「雞蛋」,究竟該選擇哪種戰略,應該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