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巨大機器人,或者類似巨大機器人的東西(例如實際上是裝備鎧甲拘束具巨人的EVA),在二次元世界當中可說是男人的浪漫,但實際上卻從來沒聽說過那個國家真的研發這類東西,現在已經有相當成果的機器人,頂多就是ASIMO這類的等身大仿人類機器人,那為什麼沒有國家去搞什麼八卦山大佛鋼彈或者大中華先行者呢?
說起機器人的本質Robot,其實寬鬆的說會包括所有自動、半自動機器,也就是說那些裝配IC電路或者焊接汽車零件的機械手臂也是一種機器人,這類非人形機器人的應用範圍比起人形機器人更為廣泛,不僅有家庭、工業用途,甚至也包括軍事用途,因為非人形的機器人可以做到人類與人形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情。
也就是說,機器人的職業點數,和力騎與體騎的分野一樣,可以分為「機器」、「人」兩種不同的路徑,強調功能性而捨棄人形的機器人,與捨功能性而專注模仿人類的機器人。
而在戰場上,真正被寄予厚望的,不是人形機器人,而是非人形機器人,例如美國正在開發的現代版木牛流馬「阿爾法狗」LS3。
那為什麼沒有人形機器人,尤其是巨大人形機器人呢?
首先人形機器人為了仿真,在技術上遠比功能性機器人要困難,人們並不需要阿爾法狗擁有狗的理解能力與朝著陌生人吠的功能,只需要它能跟著軍隊跑就夠了,而人形機器人就複雜多了,以現在的技術根本無法達到要求。
而且人形機器人的優點是能融入人類社會,在戰場上這優點有就和沒有一樣,不管是攻堅還是正面交火,一台會自動丟手榴彈的遙控坦克都比它實用。
至於巨大機器人呢…
也許巨大機器人有巨大機器人的威力,不過那副高人一等的身材註定它一出場就是眾人的靶子,要是對方只有輕武器也就罷了,如果被火箭筒、坦克之類的狂噴亂炸,在它展現無比神力之前大概就得大破進廠,這或許是二次元巨大機器人為什麼不是有防護罩就是有超合金的原因--好歹也要打不爛才有機會攻擊啊!
可惜現實世界沒有AT力場,更沒有金剛不壞的合金,因此巨大機器人就只有被當靶子打的下場,還是個很好打的大靶子。
那麼…把沒有夢想的現實丟一邊,二次元世界的巨大機器人就真的好用嗎?
以人形機器人的結構來說,不管在現實還是二次元世界都不適合搏鬥,尤其是手指之類的地方,在人類是脆弱處,在機器人也同樣是,所以用手指部分攻擊敵方身上的厚實超合金根本就是找死。人類的格鬥家憑藉的是經過鍛鍊的堅硬手骨攻擊對方相對軟弱的肌肉或骨骼(例如肋骨),但機器人幾乎全身都是堅硬的金屬,尤其胸腹背更是最容易加厚裝甲的地方,如果只有我方有遠強於對方的超合金,那麼也許還能考慮一下,但若冶金技術沒差多少,那麼用裝甲必然比較薄而且裝滿許多精密動作用機械的手部去撞擊敵人厚實的裝甲,下場就像是朝著石頭撞去的雞蛋一樣稀巴爛。
正確的對打方式應該是什麼呢?
「以我之強對敵之弱」,這是勝利的不二法門,因此只要加固手部裝甲到超越對方身上最厚裝甲即可放心攻擊,又為了不讓內部精密機械毀損,乾脆不要裝機械,直接在手腕上裝一顆大鐵球,像拆房子一樣卯起來甩下去,必殺!離心力雙股球!!!
什麼?感覺很遜?要命還是要帥氣,自己選一個吧。
不然還有另一種方法,那就是攻擊關節部位。
不管大小,人形機器人都有類似人類的關節,也就是說施展關節技是絕對沒問題的,雖然也許有可動範圍的差別,但多試個幾次一定能找出關節的極限,然後予以破壞。
但是巨大機器人用關節技對打,搞不好會跌倒還是什麼的,所以最好一開始就進入寢技攻防,以高專柔道一較勝負!
當然,有槍不用是白痴,遠隔攻擊如何?像EVA那樣端著巨大機槍噠噠噠噠噠噠…等等,那直接把巨大機槍裝在地面載具上頭卯起來開不也一樣嗎??
要用機器來駕馭武器,沒有必要一定要人形吧?長得像蜘蛛的機械載具搞不好火力更強、穩定性更高而且地形適應能力更大呢!(感覺像反派組織會用的就是了…)
另一方面,機器人的運作能量來源也得考量一下,在需要戰鬥、肉搏以及有很大機率被破壞的巨大機器上頭安裝原子爐,是超級白目的事情,核子動力航母好歹不需要和人卯起來對撞,而且還是在海上,海水有很強的輻射隔離效果,但是機器人的主場是陸地,所以像JA那種核子動力機器人絕對不行,那玩意兒根本就是行動核災,就算沒有被NERV惡整也無比危險,看體型連個圍組體都沒有、不斷釋放致命輻射物質的原子小金剛也是!!
以石化燃料甚至液態氫氧運作的也是如此,不管誰贏誰輸,最後都是用大爆炸把附近的一切捲入其中,輸贏雙方同歸於盡,如果真要用這種機器人對決,只怕雙方駕駛員都會十分小心翼翼的避免碰撞和戰鬥……這樣豈不是開拓出新的和平之道了嗎??
先不論那些奇怪的什麼光子力、伊甸無限力,正確的機器人驅動方式,應該和EVA一樣:插電。
雖然電纜會影響動作範圍,但只要到處多蓋些巨大插頭,就可以不斷擴大動作範圍,發電廠則蓋在安全無虞的地區源源不絕提供能量。
只是要自己去拔/插插頭這點可能遜了一點就是了….但是承載男人熱血的正義巨大機器人總不能和邪惡組織的機器人一樣沒事就大爆炸,正義是很沈重的,正義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為了正義,各位充滿熱血的駕駛員們,請記住戰場上所有插頭的位置吧!
請問版主為什麼要打破想駕駛鋼彈的人那小小的夢想?
這個問題問得有深度,和當年東京大學某教授問柳田理科雄的問題一樣。
不過請記住,這只代表「那種方法駕駛使用巨大機器人」在科學上行不通,不代表「其他方法下的巨大機器人」行不通唷。
所以近年來機器人尺寸一直在縮小
除了舊作重製或續作,要不就是那種擺明不跟你科學解釋(可以打到月球上甚至繞地球一圈的無限拳根本不科學)的以外
近年的機器人動畫記得10m差不多就快上限了
啥回應都要批准才看得見…不過還真的有廣告耶~XD
eva好像還有40m的樣子…嗯…其實我對於某作品的巨人也有相同感覺…
關節技乃王者之技 by 大魔法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