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還清明上河圖咧!
這張圖出自某組織的反核畫展海報,不過嘛…
請注意那個紅圈圈起來的部分,這可以作為畫這類圖之前應該先把資料查好、至少把該有的常識補足的『見證』。
這幾年來,不管是反核還是什麼莫名其妙的社運,總是充滿了文藝氣息,也只有文藝氣息,相關人等個個「說」的一口好主義,但不用問他們自己有沒有做到,因為他們幾乎沒一個身體力行,一身資本毒瘤行頭高舉社會主義者所在多有,拿著近年來最具代表性耗電象徵的智慧型手機喊反核和減碳也決不稀奇。
與此同時,這些畫家、圖文畫家、什麼什麼設計者的倒從來不缺,於是像不久前那個核廢料有幾尊媽祖像之類的串連,圖像精美有之,內容真實性…以卵擊石。
紅圈上的插圖也是如此,它想表現的是核污染,但實際上畫出來的卻絕非核污染的結果,當然也許會有笨蛋在核污染區域做此裝扮,試圖把自家的腦部設計不良基因永恆與世隔絕(或者意圖使其良性突變?),不管怎樣,都可以頒發達爾文獎以茲鼓勵。
不管是核生化災害的哪種,主要對策都是避免污染物質接觸人體,如果有看過福島核災的照片或影片,就會看到工作人員從頭到腳包得密不通風,那單薄的隔離服實際上無法完全阻止輻射(至少加瑪射線不行),穿那一身行頭主要的功能就是避免放射性核種被吸入體內或者接觸皮膚。
這時候就可以知道那張圖的錯誤何在,裡頭的母子戴著防毒面具,卻穿著短袖衣物,顯然根本不是核生化防護該有的架勢。
有趣的是,從這圖中人物的穿著可以推估出畫中環境的真正問題所在,該污染是對呼吸道有害或吸入體內有害的東西,但接觸皮膚卻沒有什麼傷害,例如PM2﹒5(細懸浮微粒)即是。
換句話說,這圖如果是某種發電方法衍生的未來,那會是火力發電,而不是核能發電。
奉勸那些人,在展現自己的藝術創作能力之前,你有先了解你所意圖干涉的議題中的科學法則嗎?
但反核其實就是變相的挺火電吧?(前提:全綠能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