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TSbb: 其實最強的是一個已經關站的聯合唬(踹)人天地(不記得是不是)
→ TSbb: 還有台灣鯛民,這兩個才是真的恐怖的。
推 TSbb: 這兩個前者是政黑的某個人開的,後面不知道是不是前者從
→ TSbb: 無名年代倒掉後跑去FB經營的。 這種八分真兩分假的才危險
==========
嗯,本BLOG有幸和馬克吐溫一樣在活著的時候就看到了自己的訃聞。
然後我和台灣鯛民的關係…你是什麼時候中了鏡花水月的呢?
養殖戶(又名鯛王)的身分也不是秘密了,還能把我和鯛王牽扯在一起……
何況,如果有從一開始就跟著來的老讀者就知道,聯合踹人天地並不是「無名年代倒掉」之後才離開無名的,而是因為無名回應數量滿額,為了更多的回應數量而搬遷到痞客邦的。
(之後又播遷的事情就不提了……)
至於FB又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大概是從前年年尾核能議題才開始用,在此之前根本就只有玩遊戲用而已)
連本BLOG的沿革都搞錯,還以為鯛王是我的分身………
我從以前就被靠北什麼黨工、御用文人,沒有像某人得到「黨政高層」封號真是有些遺憾,只是他們吹了老半天,什麼背後有千億、數兆、億兆黨產支援,我卻沒領到半毛錢,做人可以這麼做的嗎?
強烈質疑這些宣稱我有拿到黨產的,一定A走了用來收買我的錢啦!!!
莫西亞的畫技沒有鯛民好!
怎麼可能是同一ㄖㄣˊ…..(拖走)
說得我無話可說………
鯛王用的啥程式我不會用….
拿那麼多黨產還不僱美工,藍黨工蝕骨不化又貪財,國民黨不倒$%^*@!~
這個世界不能閃躲核能 (The world can’t shun nuclear power)
2015/05/01 華盛頓郵報 作者:Stephen Stromberg 翻譯:雷景名(核能流言終結者成員)
運用我們現有的所有科技對付氣候變遷已經夠難了,誓言不用核能又要打擊氣候變遷根本可笑。這個教訓來自台灣,一個人口密集、自然資源稀少、但對核電廠愈加嫌惡的島國。
台灣「不能真的對能源這麼挑剔」,馬英九總統在這週的訪談中這麼告訴我,但台灣人表現的就好像他們可以一樣。台灣面臨很多限制,有些是自然因素,但有些是自找的,前環保署長簡又新解釋:大部分的人都了解溫室氣體會暖化地球,但他們恐懼核能,拒絕住在陸上風機附近,堅持離岸風機平台不能侵擾海洋生物棲地,而且缺乏廣大開闊的土地供太陽能使用。同時佔該島電力最大份額的來源是燃燒骯髒的煤。在一個關鍵的面向上,台灣人的態度像日本人和德國人一樣,他們先進的經濟體仰賴豐沛的能源,但他們退避現實的選擇,帶來無益的後果。
台灣的能源供給有98%靠進口,其中主要是石化燃料,維持閃耀的街景燈光,並讓很多工廠正常運作。台灣燃燒大量的煤與天然氣,雖然天然氣比煤乾淨,但依舊會產生二氧化碳。仰賴石化燃料也讓這個島門戶洞開。遇到大型颱風,台灣用船運進來的能源供給可能低的危險,馬總統說。
這個小島比馬里蘭州和德拉瓦州加起來還小一點,水力發電生產的電力微薄。太陽能不僅需要很多土地,而且雨季時也幫不上什麼忙。依據工研院的王人謙的說法,台灣有300架到400架的陸上風機,不過選址限制使增加更多風機不容易。工研院是政府贊助的研究機構。他的機構尋求建置離岸風機,但是那項技術有生態上的疑慮而且昂貴,新技術最後可能減輕這些限制。但目前即使政府在2030年以前達成建置目標,再生能源只會佔該島電力的12%,工研院估計。
這一來就只剩下核能了。現在三座核電廠提供台灣18%的電力,不需要大規模的燃料進口,而且幾乎不會製造二氧化碳。毫不意外的,政府決定台灣需要更多核電廠。第四座核電廠已經開始施工,將會容納兩座反應爐,並提供該島大約9%的電力。去年政府停止工程,應付大型街頭抗議,那時一號機已經接近完工了。巨額資金已經投入,但現在反應爐只能閒置,等待該島恢復理智插入燃料棒。
馬總統堅稱政府沒有放棄這項工程。如果未來狀況需要,電廠可以在短時間內啟動。要想像未來狀況不需要這座電廠,還挺困難的。不過同一時間他又宣布,政府的目標是完全廢核。馬總統講的話或許不怎麼重要,反核的反對黨準備好在明年的總統大選得到亮眼成績,而且不論誰執政都會受公眾情緒左右。
2011年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給台灣人的心理帶來強烈衝擊。據前環保署長簡又新的說法:台灣人非常尊崇日本人,台灣人會想,如果日本工程師都沒辦法安全操作核電廠,那他們台灣的工程師一定也沒辦法。有些美國人對福島事件也有類似的反應,不過美國大眾對核能的支持依然相當的高,而這樣的支持是合理的,因為福島電廠的營運商東京電力公司因管理不當廣受批評。
雖然台灣只是氣候變遷難題拼圖中有點獨特的一小塊,但是台灣的例子還是凸顯了兩件事情。
首先,氣候變遷年代的能源選擇本就不易,我們不需要排除核能之類的無碳能源讓自己更難過,特別是在沒有什麼其他好選項的地方。不過第二件事是,台灣凸顯即便是選項很少的地方也會深受違背現實的恐核情緒控制,迫使領導人放棄既有的反應爐,改用化石燃料替代,至少暫時是如此。
因為氣候變遷是個全球問題,德國與日本這兩個國家近年關閉狀況完美的反應爐,他們與台灣的決定也會影響到我們其他人。他們排放的溫室氣體跟其他人排放的氣體一樣都會融入大氣。這些國家將鼓勵各國對核能貼標籤是一大危險,值此之際堅定意志實屬必要,不可自我放縱。預期政府謹慎適當的管理核電設施才是全球常態,閃躲核電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