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就不附了,總之就是某本跟流行的小說,講的是核四運轉之後出事然後怎樣怎樣的。
一般說來台灣常常有「什麼出名抄什麼」的東西,不過能趕上流行又能成功的實在很少,原因沒什麼只是因為流行有時間限制,在這個限制底下急就章出來的東西,品質差勁的機會比優秀的機會高太多了。
這和為了趕暑假或春節檔期而粗製濫造的遊戲軟體是一樣的道理。
時間越趕,資料的收集時間也越短,除非原本就相當有背景知識,否則錯誤的機會一定會變高,至於趕工造成的劇情缺陷就…只能說是作者本身的問題。
這本「小說」也是如此,雖然一定會有人說幹嘛和一本小說認真,但別忘了,不管是台電、核四還是澳底都是現實存在的地方,而且他又趕流行弄核災題目,全部都是現實世界之物,可沒有不空想科學一下的豁免權。
(尤其是公司和核電廠名稱,人家寫小說可是會刻意改名字或者略過不提,但他沒有。)
其他部分就不提了,因為我沒有興趣浪費錢,依照他自己放出的部分,我們來看看這到底要怎麼實現他的空想。
首先他的「故事」是發生在澳底,澳底是核四旁邊的村子,但不管怎麼靠近,距離核反應爐也超過一公里,因為核四廠區就是如此廣大。
時間呢…發生在核四試運轉結束或初次商轉時,而且同時來了颱風。
我們不清楚颱風天核電廠能不能試運轉,畢竟核電廠在颱風來時為了(所有電廠中被要求最嚴格的)安全是必須降載的,總之就假設可以好了。
然後最後是症狀,包括頭痛、嘔吐、暈眩甚至死亡。
從這幾個東西可以知道的第一件事是這些號稱澳底居民的所遭遇的是急性輻射病。
這種症狀是出現在短時間大劑量接受輻射的人身上,例如車諾比事件當中的某幾個非常靠近反應爐區的人,或者東海村JCO事件的死傷者,因為輻射的強度隨著距離的平方衰減,所以不管是哪個,都是近距離承受才如此,而且都拖了幾天。
因此,這些人其實早就已經沐浴在強烈輻射下了,不僅如此,在這段時間內路過核四的無數無關人等也至少吃了不少輻射,最重要的是整個核四廠內的台電員工甚至動物可能早就全數斃命了。
但這麼大的輻射量是從哪來的呢?
要知道,不管是車諾比還是福島,多數融熔的燃料棒都依照重力的牽引往「下」移動,而往下的話,不管是混凝土還是地層,都能夠阻擋輻射,要是穿透圍阻體(沒有圍阻體的車諾比則是廠房地基)地下水也許會被污染,但澳底雖然偏僻,自來水還是有的。
另一方面,也是有往上逸散的輻射核種,其飛散的原因大致上就是爆炸,可是該文作者完全沒讓這些澳底人發現僅僅一兩公里外的核四有「足夠大的爆炸」好讓核物質大量飛散到澳底村。
要知道車諾比可是在毫無圍阻體的狀況下燒了好幾天,卻還是只有最靠近反應爐的那些人出現急性症狀致死,而福島的幾次氫爆也不過讓周遭地區產生的最高劑量能夠讓你在整天躺在該處一年後提昇個零點幾趴的罹癌機率,因此要讓澳底人滅絕,落在澳底的核物質一定要更多,多得能與車諾比爐心附近相比才行,可是卻沒有夠大的爆炸(至少得炸爛圍阻體吧)與長時間的燃燒,難道核物質自己會走?
難道台灣開發出會走路的核反應爐?核四其實是秘密製造原子小金剛的工廠?!!
而且這還是颱風天!在有颱風的情況下,核種會飛散得更廣,這也代表單位面積核種量會減少,這還能致人於死,可見噴發的量有多大,超越車諾比毫無問題,甚至可能會讓國際核能組織再往上定一個「八」級核災啊!
這怎麼能不讓人想想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因為有死人,所以我們從核武的角度來看,類似的核武器是有的,那就是中子彈,不過這畢竟是核武,所以滅殺數百公尺半徑的大爆炸還是必然的,所以並不符合該文的效果。
不過中子彈的殺傷原理是製造大量的中子噴射,宇宙中有沒有什麼是能夠靜靜地產生強烈輻射的東西呢?
中子星似乎可以,這種因為自身質量而使得整體全由中子構成的星體會噴射強烈加瑪射線,但遙遠彼方的加瑪射線流噴到地球的話,那是影響整個地球的事情,怎麼會只有澳底村倒楣?
難不成是中子星碎片掉落澳底村?想當年大魔王路西法號稱擊破眾星者,能拽著天空三分之一的星辰墜地,難道這就是……嗯……宅歸宅,有些神話哏還是要有點節制比較好。
那只好退而求其次,假設核四的圍阻體根本不是圍阻體,而是防護罩,是能夠打開的設計,爐心裡頭的燃料棒底下還裝置著巨大的升降梯,於是在那之前的一兩天,核四暗中打開防護罩,把試運轉後的燃料棒高高撐起,赤裸裸地屹立於東北角的天地之間,雖然不知道這輻射值夠不夠殺死一兩公里外的人,但至少附近會籠罩在頗為強烈的輻射當中。
可是這目的是什麼?
開發巨大核污染機器人?結果還是原子小金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