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無比中二,會讓人想到「閃光與暗黑的龍絕劍」,但其實不是哈哈哈系列,但既然是核能相關,就放在這裡頭。只要對發電性質有所理解,或者本BLOG忠實觀眾,就會知道現在這些反核人士所鼓吹的再生能源取代核能有多麼豪洨,再生能源因為只能靠天吃飯的不穩定性質,要用再生能源取代核能,就像叫一個總是月光光的人別工作賺死薪水,只要靠買樂透就能活似的。
若在現實中見到此種勸誘,千萬不可信。
考慮到經濟(也就是電價)、環保(主要是減碳)、穩定之後,就是以下的發電結構:
如上圖,核能超過基載一點點,這一點點是用來作為非尖峰時段進行抽蓄水力的能源。
正確說來,抽蓄水力發電是一種「儲電」手段而非發電手段,而且轉換之間會耗損大量能量,所以要有經濟的抽蓄水力發電,來源就必須是核能、燃煤這種單價便宜的電力,但台灣這些年來電力建設被那些要錢的和不要臉的惡整,用於抽蓄水力的電力早就是更為昂貴的燃氣發電,而為了尖峰時段能夠讓抽蓄水力發電,還不得不用燃氣弄抽蓄,根本就沒有了經濟價值。
在經濟層面上,作為發電總量最大部分的基載被要求穩定和便宜,這是很正常的,一個原本就是要用來滿足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需求,當然得夠穩定,發電量如此龐大,當然越便宜越好,在這兩項要求之下,台灣能用的就只有燃煤和核能(如果是挪威或瑞典,那水力也可以,但這裡是台灣),因為減碳是防止氣候變遷的重要事項,所以只能用核能取代燃煤。
至於用地,台灣四個核電廠廠區都有預留多座新機組的建設空間,所以就算把舊爐除役,還是有地方再蓋新機組。
然後中尖載則以再生能源為主,以燃氣機組補足不足的發電量,細部調節則主要靠水力、抽蓄水力這些立刻就能開關的發電方式。
最上面的則是備用的燃氣機組,用於輪修替代。
以一般情況來說,這樣的設計備用容量率很高(基載要是以65%來算的話,備用容量率至少是從35%起跳),不過既然要用再生能源了,備用容量率不可能不高,除非你本人就是上帝。
至於全部用燃氣再搭配少量(某黨宣稱20%)再生能源?
先不論這樣成本會有多高(2015可是因為國際油氣價格大跌才讓台電沒虧本),把現在佔30%左右的燃氣提升到80%,在發電總量不改變的情況下代表必須消耗現在量的2﹒67倍天然氣,在不減少供應天數的情況下增建2﹒67倍的儲氣槽…………
網路上一堆反核人士和自稱環保人士總是在豪洨「核廢料放你家」,這時候我就不得不問這麼一句:
儲氣槽蓋你家如何?
附錄:墨西哥天然氣廠爆炸(影片)
高雄氣爆後,附近有儲氣槽的房子,房價都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