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讓人想直接說「你有種去鎮瀾宮說」的豪洨東西,原文就不附了,反正也差不多就是宗教版的主教級基督教豪洨發言。
不同於西方文化中以基督教控制政治的局面,在東方、尤其是中國,宗教實際上是可以被政治力量利用的。
官方藉著某種宗教信仰來遂行自己的政治目的,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家常便飯。(當然也有像梁武帝那種信教信到腦袋壞掉的傢伙就是了)
而這篇文章,吹噓的就是「國民黨利用媽祖信仰來宰制人民」。
但實際上,在台灣的歷史上扣除荷蘭西班牙之後,「中華民國在台灣」可以說是跟藉宗教力量來
達成政治目的這種手法距離最遙遠的政權。
首先要知道的是,光只是高舉某個神明,並不會讓人民就此接受政府的統治正當性,例如梁武帝十分篤信佛教,但這並不能成為梁朝人民接受其統治正當性的理由,因為你也只是該宗教的信徒而已。
那要怎麼樣才能達成這個目的呢?
那就是你這個政權必須與那個宗教「有關係」。
而最常被使用的方法,就是「神明對政權的擁護」,也就是所謂的「順天應人」、「天命所歸」。
更進一步的作法就是「現人神」,也就是宣稱執政者乃是神明在地上的代言人或是神明本身,例如埃及的法老王或者皇民祖國日本的天皇就是如此。
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一些朝代會往自己臉上貼金,例如唐朝因為姓李的緣故,所以宣稱自己是李耳、也就是老子(道教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後裔。
到了宋朝,找不到姓趙的神明,於是他們就發明了一個子虛烏有的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趙玄朗」作為自己的祖先。
(順便一說,趙玄朗後來演變成武財神趙公明。)
但這種手法用得太多終究是會被人取笑的,因此另一種做法就改成「在我國眾多關鍵時期有神的幫助而獲得成功」,雖然這樣顯得有些被動,但好處是執政者本身和神明的關連性不需要那麼強,明朝所選擇的是玄天上帝等,而清朝選擇的是關羽和媽祖等等,例如施琅攻打台灣時就傳說是因為媽祖的幫助而讓船得以攻入鹿耳門,這就是把神權與人間政權連結在一起的手法。
至於為什麼不是沿用之前的玄天上帝?
呆子!怎麼可以讓人民懷念前朝呢!
回到國民政府時代,該文章宣稱的「國民黨藉媽祖統治台灣」的證據也不過就是在國民政府時代媽祖廟的數量大幅增加,但他這個數據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所謂「明帝國蓋3間,清帝國蓋37間,日本時代幾乎沒有新的」這種說法其實只是現存有廟史可考的媽祖廟數量(大致上也等同於「政府蓋的」)。
換句話說,那些消失在歷史當中的媽祖廟、或者並不存在廟史的廟宇就不會被列入這個統計當中了。
我在Google上查到一個數據,清朝統治台灣之前,台灣有10座媽祖廟,到了清代末期,台灣媽祖廟
有232座,而日據時期實際上才是利用宗教宰制人民最不遺餘力的時代,當時日本政府想要拆除媽祖廟等傳統宗教廟宇、大蓋神社(關鍵字:臺灣人家庭正廳改善運動、寺廟整理運動),但拆廟這部份卻被台灣民眾強烈反對,所以沒有繼續光明正大拆,但還是會收繳破壞民間的神像,要求人民改祭拜天照大神,這也是皇民化運動的一環。
扣除荷蘭西班牙和日本之後,明鄭以及清朝其實都有進行官方的建廟記錄,但國民政府來台灣之後並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媽祖廟的增加實際上只是民間的活動,而不是政府的推波助瀾,更不用說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國民黨的誰或是國民黨的哪一場戰役是因為媽祖的保佑而獲得勝利的。
因為國民黨與媽祖信仰的關係太過薄弱,所以要從這個方面把媽祖視為國民黨的統治工具,實際上並不有力。
至於什麼用媽祖信仰吹大家都是中國人和選舉綁樁……
這些人一邊喊國民黨來台灣獨裁專制,一邊卻又宣稱他們為了選舉綁樁……
真佩服他們都不會精神分裂的。
何況我們信仰的神幾乎通通都是中國神,而且其中包含眾多水神(例如玄天上帝、水仙尊王等),媽祖該會有的效果一樣不缺,根本沒必要獨尊媽祖。
當然,這文章裡面也有不少莫名其妙的宣稱,讓人覺得這作者多半和民間信仰沒什麼瓜葛,也沒做什麼超過常識多少的探討。
比如說什麼「明帝國沒沒無聞的媽祖廟叫做天妃宮,清帝國歷任皇帝都給他升級才變成天后宮」。
要知道,媽祖林默娘一開始並非天后,在北宋時期她的封號是「夫人」、之後晉升為「妃」、「天妃」、「聖妃」,元、明時期的封號也都是「妃」字的,因此明朝的媽祖廟當然都是天妃宮,這根本就是廢話。
而這也說明了媽祖林默娘在明朝肯定不是什麼默默無名的邊疆小神,不然也不會有朱元璋賜封這種事情。
到了清朝,第二次的賜封、也就是康熙時期就已經把媽祖封為「天后」了,之後的歷代皇帝頂多就是封號越來越長,卻沒有再升等,畢竟已經封頂了,總不能封個大帝給媽祖吧?
同時,說什麼「到了國共眉來眼去的年代,中國福建湄洲忽然蓋了很新很大很華麗的媽祖廟讓台灣人去割香」云云更是說明了作者對媽祖信仰的認知有多薄弱。
湄州祖廟是媽祖信仰的原點,也是地球上最早的媽祖廟(西元987年)所在地,台灣的媽祖廟在清朝時期一直都有謁祖的習慣,直到日據時代才開始減少,國共內戰之後更是現實上不可能,但也因此促成部分有此習俗的媽祖廟轉向北港朝天宮謁祖。
例如下圖就是北港朝天宮所藏的【光緒六年往湄洲進香之緣金】收據木模板所拓印:
都說明了湄州謁祖是古有習俗,並非什麼「國共眉來眼去年代」的產物。
至於湄州祖廟為什麼感覺很新?
因為舊廟在文革時期給看傳統信仰不爽的紅衛兵砸了。
PS:
日本神道教是與政治連結得相當緊密的宗教類型,從作為教典的「日本書記」、「古事記」就在主張大和朝廷天皇的神性,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的阿祖就是天照的孫子瓊瓊杵,換句話說神武天皇是太陽神天照的直系五等卑親屬,作為政權正統傳承的三神器,也是天照大神給的,更不用說一堆神社拜的是政治人物,連台灣神社拜的都是能久親王呢。
例如施琅攻打台灣時就傳說是因為媽祖的幫助而讓船得以攻入鹿耳門
筆誤改一下吧,是鄭成功啊
施琅把澎湖拿下後,鄭家就投降了~連鹿耳門都不用上
按天后即媽祖,康熙二十三年六月靖海侯施琅奉命征鄭克塽,取澎湖;入廟拜謁,見神衣半濕,始知實默佑之。又師苦無水,琅禱于神,井湧甘泉,數萬師汲之不竭。今其井尚存,名曰大井。及行,恍見神兵導引;至鹿耳門,水漲數倍,戰艦得逕入,賊驚奔潰。琅上其事,奉詔加封天后。雍正四年,奉旨賜「神昭海表」匾額。
====
原則上就是你吹我也吹,大家一起吹。
國民黨靠媽祖信仰洗腦人民?歷史老師:未免太小看台灣人思辨能力了
2017/04/05 BuzzOrange 文/蔡宜臻(中學歷史教師、彰化地方文史工作者)
筆者日前拜讀林嘉瑩女士〈媽祖信仰在臺灣爆紅的原因:國民黨拿來統治臺灣島民的最好工具〉 一文,竊以為文中論點頗有再商榷之處,有幾句話想就教於林女士。
不可否認,媽祖信仰在臺灣是「移入性文化」,正如閩、粵漢移民一樣,媽祖信仰本來就是外來的。但文化的形成與傳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非靜態的結果。誠然,神道設教是統治者常見的手段。然若言滿清、國民黨政府推動媽祖信仰,所以臺灣人通通接受、從此成為愚民至今,未免太簡化問題脈絡,也小覷這數百年來臺灣民眾的主體能動性。畢竟從日本人在臺灣推動神道教五十年,終戰後被一朝清掃而空的例子來看,影響宗教興衰的因素絕非僅政治一項而已。
即以苗栗白沙屯媽祖為例,其至北港進香隊伍,幾十年前只有寥寥十數人。然現今早已上萬,人潮綿延數里,其中不乏年輕人。而其近十年來的快速茁壯,恰逢國民黨政治勢力江河日下之時。為何有越來越多民眾要參加遶境進香活動?多數是民眾憑藉自身宗教體驗,口耳傳播的結果。關於「苦行」這種宗教儀式過程中聖、俗時空的轉換,已有許多討論,筆者不欲贅言,建議一般讀者可參閱近日劉依柔女士〈請媽祖信徒遵守世俗法規,減放鞭炮〉一文的前數段。
至於類似「鑽轎腳」這種對神明的跪拜儀式,在世界各大宗教中本極為常見,信徒不會覺得是人格羞辱,亦未聞各大宗教信徒有因向神明行跪拜禮而在生活中養成奴顏屈膝習慣的說法。就筆者生活裡請教朋友對「鑽轎腳」的感受,多半是「好像時間暫停一樣,好寧靜,好祥和」。如林女士所謂「鑽轎底練習當奴隸」,恐怕是過度詮釋了。
至於媽祖是不是「侵臺工具神」?不可諱言,媽祖信仰在臺灣的傳播過程中,政治勢力的操作佔很大因素。但臺灣媽祖廟分為官建、民建兩種來源。清領時期,施琅利用媽祖信仰助長軍威,將平定臺灣功績歸於媽祖顯靈,奏請將媽祖冊封為天后。媽祖受封為天后即由臺南大天后宮開始。而鹿港新祖宮,亦是臺灣唯一一座由乾隆下令、官費興建的媽祖廟。爾後清朝政府來臺處理民變時,也多藉助媽祖助佑名義。從這些歷史來看,清朝確曾利用媽祖信仰統治臺灣。
但媽祖信仰本身起於福建民間,臺灣還有另一支民建的媽祖廟系統,如勢力最盛的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其在臺開基的歷史就與官方無關。對於臺灣民間信仰媽祖的重要因素,林女士似乎沒有實際探究。例如,二戰末期,聯軍空襲日本臺灣,當時臺灣鄉間乃至城市,不約而同有媽祖顯靈,接炸彈、撥炸彈,救民免難的事蹟;民間言之鑿鑿,深信不疑。筆者亦曾聽祖父母道過此親身經歷的事蹟,也不只一次聽父母談到媽祖顯靈,令人感恩涕零的事件。於茲,應可確定臺灣民間信仰媽祖,絕非僅只政治因素致之!
甚至中國發現可以利用媽祖信仰進行統戰,也是臺灣民間百姓不斷偷渡到湄洲祖廟進香的結果。目前兩岸媽祖文化交流,雖有中國政治勢力推波助瀾,但佔更大比重的恐怕還是臺灣媽祖廟自身向湄洲祖廟「爭正統」,以及因「正統」關係而來的龐大經濟利益。如1978年大甲鎮瀾宮跑去湄洲祖廟分靈,從此取得與北港朝天宮平起平坐的地位,改往新港奉天宮交香,至今已歷三十年,就是顯例。這是廟方自發性行為,真要談政治因素,也是官民彼此利用罷了。
筆者以為,媽祖信仰到臺灣後,融入臺灣在地文化特色,經過「在地化」的過程,已成為臺灣人重要信仰之一。執著於起源地或百年前神道設教的歷史,稱之為「侵臺工具神」,已屬無謂。如照理說全世界各地的媽祖,不管怎麼分靈,其實都是同一位。但至今臺灣人不會說「湄洲媽祖」、「溫陵媽祖」,而是以在地地名命名,稱大甲媽、北港媽、新港媽、白沙屯媽,就是媽祖信仰在地化的例子。
至於媽祖信仰在戰後大盛,雖然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在時間上重疊,但不代表媽祖信仰就是國民黨扶植的宗教勢力。事實上,其與國民黨的關係甚不如某些佛教山頭。譬如政治上,會被民眾冠以「媽祖婆」的政治人物,反而多是反國民黨的黨外人士。
如臺灣首位女性地方行政首長許世賢,有「嘉義媽祖婆」之稱;前高雄縣長余陳月瑛,選舉時也被稱為「南臺灣媽祖婆」。2016年,蔡英文出席被稱為「臺灣媽姐婆」(又升級了) 余陳月瑛女士逝世週年紀念活動上,星雲法師在場稱高雄市長陳菊與蔡英文也是媽祖婆。這些反國民黨「外來政權」的女性政治人物以「媽祖婆」作為行銷策略,可見他們的支持民眾與媽祖信徒有比較高的重疊,也可見出媽祖信仰「本土化」的結果。
筆者以為,宗教信仰經常被政治勢力利用,雖乃不爭的事實,但民眾對神靈的崇拜必然出自「自發性」。筆者無意否定媽祖信仰在臺傳播過程中的官方影響力。但若因此逕稱為「侵臺工具神」,忽略民建媽祖廟的這支系統,未免有將臺灣媽祖文化「標籤化」、「去脈絡化」之嫌,也太小覷百年來歷代臺灣百姓的思辨能力了!
凱道進香被抹紅 溫宗翰:對號稱進步的政黨感到不齒
2017-07-21 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即時報導
723全台近百宮廟將上凱道遶境進香,引發社會討論,甚至有民代指滅香議題是對岸操弄。「民俗亂彈」執行編輯、也是台灣民俗專家的溫宗翰在臉書公開貼文表示,「面對這些爭議,蔡英文竟是故意罵錯對象轉移話題,然後各地無恥政客拼命抹黑。」「今天,突然被打為中國的同路人。作為一個以台灣獨立、人民自主為終生職志,並且從來不避諱個人政治立場的民俗工作者,我對這個號稱進步的柔性法西斯政黨感到不齒。」
貼文全文如下:
「民進黨眼裡不能只有選舉,而沒有是非黑白與台灣未來。
金香炮議題走到今天,完全是因為長期政策累積起來的問題,絕對不是網路謠傳或誤會。民俗亂彈至少就寫了超過十篇文章。民間社會受到這些事情影響,被步步逼到絕境,有今日的反應,根本是理所當然。
面對這些爭議,蔡英文竟是故意罵錯對象轉移話題,然後各地無恥政客拼命抹黑,還有人說北上的都是私人宮廟。盡講些無知的政治語言,卻沒有顧慮民間社會真正的焦慮與問題。這次北上有多少人都是民進黨的支持者!承認政府過去做的諸多錯誤,勇於邁向更好的未來,這其實也是轉型正義該有的道德責任。
但今日最可笑的事情是,攻擊這件事情是中國操控,從污名化民間信仰到把運動者抹紅。請問,這些個骯髒手法,哪一項不是獨裁者擅長的政治輿論手法?
利用國家機器進行民俗改造,無論是滅香或減香,都涉及儀式神聖性與意識形態的重新建構,這當然是不當的宗教與文化干預。獨裁時期遺留至今的錯誤政策,民進黨無力重整,甚至以「改變風俗」為名,編列2.1億經費強力推行。遭到質疑,只會傾力轉移話題,根本不想改進。無法解決問題還不打緊,竟用獨裁者的手法進行抹黑。蔡英文選前的所有假進步形象到了今天蕩然無存,該做的事情不做,不該做的拼命操弄。
今天,突然被打為中國的同路人。作為一個以台灣獨立、人民自主為終生職志,並且從來不避諱個人政治立場的民俗工作者,我對這個號稱進步的柔性法西斯政黨感到不齒。」
又有深綠蠢吱在深綠民報發表這類腦殘文了。
—————-
【專文】國共利用媽祖 收買台灣
2018-04-23 民報 文/李道勇(城南文史工作室)
大甲媽前往北港朝天宮遶境進香,近日已出發,據報導:兩岸自開放以來,民間從湄州天后宮請回的大小媽祖分身,估計已上萬尊。
北港朝天宮在台灣「媽祖界」的地位崇高,在以前分靈也最多(全台6,000間媽祖廟),被尊為「媽祖廟總本山」。2016年朝天宮共湧進608萬名訪客,是大甲鎮瀾宮的5倍之多。但是如今,已難望湄洲天后宮項背。
鄭氏王朝為了革除荷蘭人留下的信仰,蓋了三十幾間廟來取代教堂,但就是沒蓋一間媽祖廟。1683年,施琅打敗東寧王國,因施琅不便標榜自己攻占台灣(東寧人認為施氏背祖,背叛鄭氏王朝),於是推崇媽祖信仰,蓋了好幾間媽祖廟。
大明帝國默默無聞的天妃宮,大清歷任皇帝都給她升級,變成「天后」。滿州人是騎射民族,何曾重視海神?還不就因為利用媽祖信仰成本最低;甚至還給媽祖和千里眼、順風耳穿官服。
到了國共勾結的年代,媽祖又被利用去穿針引線了,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替福建湄洲媽祖廟復原,蓋起華麗的媽祖廟,給台灣人去割香,去被統戰。數百年來航海人的「護航女神」,竟被變成手指台灣的「海峽女神」。
你可知道?會利用媽祖,可獲得多大的好處?北港朝天宮董監事會因屬於人民團體,董監事選舉買票不觸犯《選罷法》,於是出現「買票」、「幽靈人口」等「怪象」。北港有個戶籍地址,竟登記70幾戶人家。而且在選前,竟有42個鄰長突然換了人(鄰長的指定權在里長)。只因為:朝天宮董事長一年就有1億6千萬香油錢可以支配。
上個月,中國國台辦才公布對台31條措施。福建莆田市也搶推《關於促進莆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竟然還結合當地「媽祖特色」,讓台灣人申請成為「媽祖信俗傳承人」,核定後每人每年還能有3,000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1.4萬)補助。中國竟利用媽祖撒錢,來收買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