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說說一個吱吱們想要鼓吹,卻一直被老天爺打臉的故事。
那就是「燈猴告狀」。
2016年新年之前,綠色的媒體和那些圖文作家突然之間對於一個新年傳說有了相當大的興趣,那個新年傳說正是「燈猴告狀」,而且他們還相當用力的主張「年獸是黨國鼓吹的中國餘毒,燈猴才是台灣人自己的新年故事」。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2016年的小年夜發生了地震,台南維冠大樓倒塌,這也使得燈猴故事當中「地震陸沉」橋段變得相當的敏感,於是乎他們想要用燈猴來取代年獸的意圖只能不了了之。
到了2017年,雖然實際上還是有一個地震,不過或許是去年的事情還沒有退燒,因此居然沒有在那邊大力鼓吹燈猴。
但到了2018、也就是今年,在他們又開始拿燈猴出來廣告的時候,發生了花蓮地震。
說真的,如果我是他們,還是別拿這種東西來開玩笑比較好……太邪門了。
話說回來,這真的是台灣的過年故事嗎?
其實從故事內容來看就很難說這個故事是台灣獨有的,畢竟「玉皇大帝」可是貨真價實的中國神啊!
在遠流出版的中國民間故事集台灣省那冊裡面就已經有燈猴的故事(同卷也有原住民版本的「陰牙人」傳說,歡迎去看),因此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燈猴在台灣至少真的是「自古相傳的故事」之一,並不是民進黨執政之後憑空捏造出來的。
但是如果考究下去的話,會發現同樣的故事在對岸的漳州也有,因此這個故事可以說是「閩南的過年神話」,而不是「台灣的過年神話」。
再者,從燈猴的故事當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一些其他民間傳說的影子。
比如說燈猴上天庭告狀這個橋段,就和灶神上天庭告狀一樣。
農曆12月23日,傳統習俗上稱為「送神」,實際上就是送灶神,而在送灶神的時候,所祭拜的東西一般說來是越黏、越甜越好,這在習俗說法上是為了黏住灶神的嘴巴,讓他吃甜嘴也甜,希望他不要上天庭講自家的壞話,免得自家遭受懲罰,而與此習俗相配的傳說故事當然就是因為沒有祭祀灶神,差點就被天庭降下懲罰,在那個故事當中,除了主角從灶神變成燈猴以外,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灶神告狀的典故十分悠久,早在東晉葛洪的《抱朴子》就有這麼一段記載:「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
這整個故事當中最奇怪的就是燈猴這個角色。
燈猴一般說法是「油燈的台座」,因為長得像猴子所以叫做燈猴,但是如果從真正的油燈台座來看其實很難說像什麼生物,因為就是台座而已嘛,因此也有人認為燈猴是 「燈鉤」的諧音,由此來看燈猴傳說可說是閩南語系統的獨有傳說,但卻不見得是獨創傳說。
順便說說另一個上天堂告狀的古老故事,同樣也在抱朴子當中有記載:「天地有司過之神,隨人所犯輕重,以奪其算,算減則人貧耗疾病,屢逢憂患,算盡則人死,諸應奪算者有數百事,不可具論。又言身中有三屍,三屍之為物,雖無形而實魂靈鬼神之屬也。欲使人早死,此屍當得作鬼,自放縱遊行,享人祭酹。是以每到庚申之日,輒上天白司命,道人所為過失。」
這個說法在宋朝成書的雲笈七籤裡面同樣有提到。
這個傳說認為人身體上中下丹田當中各有一隻尸蟲,稱為三尸,這三隻蟲會記錄人的惡行,然後在庚申日夜晚、也有說「六甲窮日」(也就是60干支日最後一天「癸亥日」,隔天就是甲子日)夜晚上天庭向司命神打小報告,以減少寄生者的壽命,目的是讓寄主更早死,這樣自己就自由了……真是個十分拉機的監察委員…啊不!是監察者啊~
為了不讓三尸上天庭打小報告,於是雲笈七籤裡面提供了一種叫做「守庚申」的方法,原理就是既然這三隻蟲是在庚申日夜晚趁人睡著以後上天庭的,那麼我們在庚申日就不要睡覺,那牠們就找不到機會上天庭打小報告啦!
這招要是早點讓唐太宗知道,那魏徵就沒機會上天庭砍涇河龍王的腦袋了…………
守庚申的儀式在唐朝東傳日本,現在日本反而比中國更盛行,儀式也變成了在庚申日這天,用三隻猴子像祭拜帝釋天和青面金剛,之所以會用猴子,是因為「申」在十二地支當中排名第九,對應的十二生肖就是猴子,而這三隻猴子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三猿像,簡單說就是要三尸閉上眼睛、塞住耳朵、不要多話,反映著歷代人類對於長壽的祈求。